科技融入时尚,服装产业迈向新纪元

本文围绕科技与时尚的融合,以2025中国服装论坛及各类时尚活动为背景,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服装产业的应用,包括带来新体验、重塑生产模式以及赋予行业新理念等方面,展现了科技对服装产业的深刻影响和推动作用。

当科技与时尚相遇,奇妙的化学反应不断上演。瞧,机器人迈着极具特色的“猫步”自信地走进秀场,仿佛在宣告科技时代的时尚新势力;AI软件也展现出强大的功能,能够进行智能制版;而DeepSeek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设计师贴心的“私人助手”,为时尚创意添砖加瓦。

时尚,本质上是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而服装产业作为“美丽经济”的代表,在探索美、创造美的道路上,AI正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服装论坛以及各类时尚活动中,人工智能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业界热烈讨论的焦点话题。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8年,全球AI时尚市场规模将高达49.5亿美元。新技术正为“美丽经济”打开全新的玩法大门。

新体验,来一场与科技的双向奔赴

在论坛现场,国内女装品牌歌力思董事长夏国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示。他只需选好服装和模特的图片,轻轻点击屏幕,一段精美的时装展示视频便瞬间生成,直观地展现了AI在时装呈现中的强大应用。

与以往单纯分享流行趋势、品牌资讯不同,这位在行业深耕几十年的企业家,在讲话中频繁提及蝶讯AI设计师、可灵等软件工具。夏国新不禁感叹:“AI给服装及时尚设计带来的变化简直超乎想象!”

科技的变革如疾风骤雨般迅速,新技术总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3月26日,上海新天地秀场成了科技与时尚的秀场。人形机器人迈着“猫步”,自带强大的气场。在近期多个品牌发布秀上,机器人或是优雅地走上T台,或是进行创意十足的展示,为时装发布增添了浓浓的科技氛围。

科技与时尚的融合并不仅局限于秀场,在时尚产业的多个环节,都能看到科技与品牌携手共进的美好景象——

有年轻设计师选择与AI同创。他在DeepSeek提供的众多灵感中,受到机械元素的启发,别出心裁地用齿轮转动的设计方案来展现未来主义风格,为时尚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AI制版也成为了行业的新趋势。AI服装设计软件“画衣衣”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企业尝试利用人工智能为制版环节赋能,通过扫描设计师的图稿、调整相关参数,系统就能将“平面图纸”成功转化为“立体制造”,大大提高了制版效率。

AI虚拟试衣也在电商平台上大放异彩。在淘宝等多个电商平台,消费者只需进入商品页面,点击试衣按钮,就能在线上“试穿”,提前了解服装的剪裁和效果。AI试衣技术与电商的合作,已然成为当下的时尚潮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人工智能正全面融入服装业的每个环节,为创作、生产和消费带来全新体验。”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期、发展模式转型期、消费需求转变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技术,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产品、服务用户、构筑竞争优势。

新模式,追求产业链智能协同

对于服装业来说,人工智能带来的不仅仅是酷炫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对生产流程的重塑和产业逻辑的深刻变迁。

在论坛上,国内西装制造企业大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冬梅分享了来自生产一线的AI实践经验。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大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连接起1600家店铺和2300家面料商,量体数据、材料备货等资源实现智能导入,一件定制西服从下单到制作完成仅仅只需几个工作日。胡冬梅感慨地说:“我们正从代工厂变成‘私人裁缝铺’。”

由于AI的加持,更多互联网平台、渠道商、供应商之间构建起了全新的连接,“智联体”的概念在业内逐渐流行起来。

Style3D创始人刘郴表示:“我们正探索以‘通用大模型 + 专业模型’的方式解决生产、销售、服务中的问题。”在完成设计环节后,制造商可以引入制版模型生成版型,面料商可以调用面料模型进行材料设计匹配。以AI为“丝线”,正将产业的每个环节紧密串联起来。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蔡恒进认为:“‘大模型 + 垂直小模型’的模式,增强了机器对行业的理解,也不需要依赖超大规模的算力。”通过较低成本部署AI的探索,正加速推动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明确表示,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消费品工业的融合应用。

孙瑞哲指出:“这种融合应用归根结底是以‘效’为核心锻造供应链。”产业要适应时尚周期变短、产品迭代加快的现实,将供应链架构于AI等新型基础设施之上,打造智慧柔性的全产业体系,充分释放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

新理念,科技与时尚紧密融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AI不仅带来了新的工具,更促使产业重新思考创意的本质,科技与美的结合正为行业发展赋予更多全新的理念。

推动文化与产业更好结合

不久前,丝绸品牌万事利发布了“AI花型交互智能体”,借助AI算法,将“春和景明”这一美好意境有机融入设计稿中。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AI技术,设计师可以从海量花型数据中深入读取美的规律,极大地丰富了创意的供给。

有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国潮服饰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在数字技术的有力加持下,中国文化、中国设计正加快赋能中国时尚。

服装品牌之禾创始人叶寿增认为:“新技术让我们有了更多方式表达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理念,并使其产生商业价值。”人工智能将设计师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创造价值。之禾正在积极尝试通过数字技术加强与全球时尚产业的合作,深化与用户的情感联系。

让绿色、环保理念更加深入

在论坛上,多位企业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对智慧工厂的升级。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推动构建低碳、透明、可持续的供应链,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

孙瑞哲表示,预计到2026年,可持续服装市场占比将增长至6.1%。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鼓励企业深化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化应用,拓展绿色消费场景,在降低含碳量的同时实现含金量的增长。

孙瑞哲强调:“科技与时尚不是割裂的存在,而是有机整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力、文化引领力、责任导向力,在更高层次上重新定义产业的价值创造模式。

本文围绕科技与时尚的融合,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服装产业各环节的应用,包括带来新体验、重塑生产模式、赋予新理念等,展现了其对服装产业的变革性影响,强调了产业应顺应科技趋势,实现智能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1456.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4-04
下一篇 2025-04-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