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探讨了数字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影响。从古代王公贵胄对数字的敬畏与利用,到数字成为中国文化的“魔咒”渗透到生活各领域,再通过西安吃饺子的经历展现数字带来的美好预示,最后指出在数字时代,数字应是进入动态世界的钥匙,鼓励人们积极拥抱变化。
人类已然迈入了数字时代。在这个时代,枯燥的数字被挖掘到了极致,而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出现,更是让我们难以想象人类认知和活动的疆域将扩展到何方。此时,不禁让人想起,在地球村的各个角落,对数字寄予厚望,甚至将其视为一种神秘魔咒的,恐怕非中国人莫属了。
虽然我未曾考究这种对数字的特殊情感究竟始于何时,但有诸多事例可以证明,数字曾被统治万民的王公贵胄所敬畏和供奉。就拿象征着极限和最高的单数“九”来说,它被赋予了尊贵、阳刚、长久和吉祥的寓意。再加上处于中央、核心位置,象征着平衡的“五”,“九五之尊”便成为了皇位的代名词。当你踏入权力中枢紫禁城,这种以数字彰显皇权的氛围扑面而来。在这座宏伟的“城”中,“九”这个数字无处不在,它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传说中,主宰万物的是九重天,所以紫禁城也被称为九重宫阙,还有那著名的九龙壁,更是以“九”来装饰。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韩愈在自叙上书劝谏迎佛骨而受贬的《左迁至蓝关》中,就把唐宪宗写成了“九重天”。更为甚者,为了牢牢掌控子民,统治者用数字精心制定了一套套严格的规矩,这些规矩从宫阙延伸到了“普天之下”的各个角落。
他们不仅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就连生活设施也必须与等级相匹配。这种上升为“官制”的手段,在千里之外的浙江东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东阳吴宁镇的卢宅,被誉为“民间故宫”,采用了九进的布局。厅堂的开间严格按照官阶规定的数字进行区分,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享受五楹(即五开间)的排场,而五品以下的官员仅准许使用三楹。一旦超越规定,便是“违制”,可能会被处以极刑。有些人为了装饰门面、虚张声势,也为了日后升官不必再破费,便冒险耍些小聪明。就像讲究节约的父母给孩子制作衣裤,会按照五六岁孩子的身段来截制三岁孩子的衣服。他们巧立名目,在规定的楹数左右隐藏一两楹。例如肃雍堂,按照官阶规定只能有三楹,但实际上左右各增筑了一楹,还特意以“轩”来命名,以提高身份。
就这样,那些在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在强化统治而设立的制度约束、宗教祭拜、求卦问卜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魔咒”。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芸芸众生,却对此深信不疑。在生存的拼搏中,他们被这种“魔咒”裹挟着,严格遵从,小心翼翼。这种对数字的信仰,一路扩展,日积月累,渗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微领域。
有的人因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伦常的美满,将六亲之“六”视作“大顺”的吉数;有的人借助数字的谐音,将“七”等同于吉利之“吉”,“八”相当于发达发财之“发”,“九”则享受到了“久”的待遇;还有的人将某些国际历史事件与数字联系起来,比如按照“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将门徒犹大的第十三序列视作不祥的凶兆。总之,从一到五,每个数字似乎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不是佑护之神,就是凶神恶煞。它们似幻似魅,亦庄亦敬,像祈求,也像祭奠,从残酷无情的官场、变幻莫测的商场,到民间的起居饮食,相互渗透。人们用数字给自己构筑了一个茧房,有的人不惜花费巨资,只为给车辆牌照上一个吉祥号码;有的建筑在设置门牌或电梯时,会刻意避开十三、十四层号。相信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古都西安给我的一次独特经历。
那一年初秋,我应邀到西安为某家杂志的作者讲课。期间,主人带我去一家老字号饺子馆品尝风味饺子。原本只是一顿寻常的宴饮,却让我大开眼界。这顿饭集饺子之大成,共有26道饺子,每道饺子在味道、形状和颜色上都各不相同。有火腿饺、蘑菇饺、虾仁饺等等,形状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像小鸡小鸭,有的像荸荠慈姑,还分别被赋予了“彩蝶飞舞”之类的各种美妙名称,每只饺子只有拇指一般大小。饺子倒入火锅煮熟后,主人将它们盛入碗内,每碗的数量不一。然后,主人高唱首字与碗内饺子数相应的吉言,一一奉送到客人面前:“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元及第”“四世同堂”“五谷丰登”……
那一刻,举桌欢腾!送上门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几只饺子,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示与期待啊!
我由此明白了,这种风俗之所以能够绵延不衰,被人们当成一种“魔咒”,是因为生命正是在不断的预测与期待中延续并展示其价值的。活力与创造力,也正是在这种预测与期待中被激发出来的。我们行走在天地之间,栉风沐雨,每一步都充满了预测与期待。
难怪在以数字技术运作为规则的时代大潮滚滚而来,当所有人都睁大惊奇的双眼,注视着人类将出现何种巨变的时刻,欣闻“深度求索”的一群年轻人取得了突击似的突破,我的耳畔不禁回荡起20余年前带着秦腔、看似重复却多变的这类吉言:“一元复始,二度梅开,三多临门,四海畅通……”
这难道仅仅是世俗的口彩吗?不,这分明是时代大潮浩瀚的涛声,在向我们宣示:数字,既不是皇家贵胄尊贵与权势的刻度,也不是预示吉凶祸福的魔咒,而是进入万紫千红动态世界的钥匙!它因“变”而来,为“动”而生。谁能够最深刻地理解这种性格,谁就能日新月异,捷足先登。或许我们还会受到“十三”之类数字的困扰,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天地万物,都是在起、伏、顺、逆中曲折前行的。邂逅坎坷,难道不也是一种获取智慧的机遇,人生不可或缺的磨练吗?
文章先阐述数字在中国古代被王公贵胄利用以强化统治,成为文化“魔咒”并渗透到生活各方面。接着通过西安吃饺子的经历展现数字带来的美好寓意和积极影响。最后指出在数字时代,数字是开启动态世界的钥匙,鼓励人们以积极心态面对数字及其中可能遇到的困扰,顺应时代变化。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