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豪到小钟,社区志愿者点亮孩子成长之光,社区志愿之路:从帮扶嘉豪到打造服务品牌的暖心征程

社区志愿者魏丽丽与10岁小志愿者嘉豪的温暖故事,嘉豪虽家庭困难却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后嘉豪母亲临终将孩子托付给魏丽丽,魏丽丽为此创立“星星成长计划”,又帮助了小钟一家,最后整合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收获认可并将继续传递爱心。

从嘉豪到小钟,社区志愿者点亮孩子成长之光,社区志愿之路:从帮扶嘉豪到打造服务品牌的暖心征程

在锦苑社区那一群充满爱心的志愿者当中,有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显得格外醒目。他叫嘉豪,总是喜欢露出灿烂的笑容,但在笑容背后,又隐隐透露出一丝羞涩与孤单。原来,嘉豪的爸爸早已不幸离世,而他的妈妈也身患绝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身处困境的孩子,却经常主动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没有大人的刻意指派,完全是出自内心的善良与热忱。

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小嘉豪紧紧跟随志愿者们的步伐,穿上那象征着爱心与奉献的志愿马甲,活跃在一场场公益活动的现场。他那稚嫩的身影,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穿梭,不仅为他人带去了温暖,也让自己的童年时光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022年寒冬的一个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带着记录簿前往锦苑社区走访志愿者家庭。当走进小嘉豪的家时,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老旧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家具。而墙上张贴着的几张奖状,有的已经泛黄,有的还崭新发亮,上面写着“优秀学生”“助人为乐小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这几张奖状,仿佛是这个困难家庭中最耀眼的装饰品,彰显着嘉豪的努力与优秀。

从嘉豪到小钟,社区志愿者点亮孩子成长之光,社区志愿之路:从帮扶嘉豪到打造服务品牌的暖心征程

小嘉豪热情地端着一杯热水递给我,他的母亲坐在一旁,尽管面容疲惫不堪,但还是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跟我打招呼。我和小嘉豪聊起了他做志愿者的经历,他兴奋得挥舞着瘦瘦的胳膊,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自豪地说道:“魏阿姨,我帮隔壁爷爷搬过菜,和独居的老奶奶聊过天,帮楼下小妹妹系过鞋带,还帮社区捡过垃圾呢!我觉得只有传递温暖和爱,人家才愿意来串门。”我听着他的话,心里明白,这个孩子灿烂笑容的背后,承受着生活沉甸甸的压力。他的父亲因病离世,母亲身体虚弱却依然坚持外出打工,只为了维持这个家的生计。但嘉豪从未掉过一滴眼泪,总是努力地挺起胸膛,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撑起这个家。

从那以后,嘉豪便成了我心中的牵挂。我隔三差五就会去嘉豪家,给他送去米油、衣物,有时还会买点文体用品和小零食。有时候,我还会带上丈夫一起去,陪他做作业,听他分享学校里的趣事,给他鼓励和支持。我和丈夫商量着,打算给他报一个兴趣班,希望能让他拓展一下兴趣爱好。

从嘉豪到小钟,社区志愿者点亮孩子成长之光,社区志愿之路:从帮扶嘉豪到打造服务品牌的暖心征程

一个深夜,我突然接到了嘉豪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她的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清,但却带着一种沉重而恳切的恳求:“魏姐,我真的……快不行了,嘉豪这孩子,平时总说您对他好,我想着,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了,他能有您这么一位妈妈,肯定是福气……”

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比复杂,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说不出话来。第二天,我和丈夫还是来到了嘉豪家里。还没等我们开口,嘉豪就扑进我的怀里,哭着叫了一声“妈妈”。这一声“妈妈”,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也让我下定了决心——无论前路有多艰难,我都要接下这份托付,好好守护这个孩子。

后来,我和志愿者团队一起为嘉豪和更多像他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创立了“星星成长计划”。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计划,为社区里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们送去关怀和温暖。每一个孩子,就像一颗星星,在他们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我们想成为那束点亮他们的光。

在“星星成长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我认识了小钟。小钟的家庭同样十分困难,家里有一个唐氏幼儿,丈夫又身患癌症,她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生活过得十分拮据。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孩子购买了文具、衣物,后来我还自掏腰包为他联系了特殊教育机构。小钟孩子入学那天,牵着我的手,天真地说:“谢谢阿姨,我以后会好好读书。”看着他那纯真的笑脸,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满足。

从小嘉豪到小钟,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社区里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残疾人、高龄独居老人等都是我们帮扶的对象。于是,我和几个志愿骨干对现有的志愿者队伍进行了整合,对服务项目进行了细化,打造了V笑益起来志愿服务品牌。现在,我们的十支志愿服务队可以提供助老、助残、法律援助等十五类26个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的居民得到了我们的帮助,我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居民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历练成长的舞台,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也与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瞬间。未来,我将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为社区创造更多的爱心、温暖和笑声。

本文通过讲述志愿者魏丽丽与小志愿者嘉豪的故事,延伸到“星星成长计划”帮助小钟等孩子,再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服务更多居民,展现了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传递爱与责任的过程,体现了爱心的传递和社会责任感的担当,魏丽丽也将继续为社区贡献力量,让爱不断延续。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2175.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4-05
下一篇 2025-04-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