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公布的4起中药违法案件典型案例展开,详细介绍了每起案例的具体情况、违法事实、处理结果,还给出了相关消费与合规提示,提醒公众谨慎用药、合法购药。
近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了4起令人触目惊心的中药违法案件典型案例。其中包括2起生产销售假药案、1起医馆无证配制医疗机构制剂案以及1起药店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案件的具体情况。
李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案
2023年7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线索后,对群众网购的某“中药丸”展开调查并送检。检验结果令人震惊,这些所谓的“中药丸”竟含有化学药品格列本脲。该局迅速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经深入调查发现,李某等人将购买的化学药品格列本脲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打成药粉,再与山药、天花粉等混合,加工制成“中药丸”,并宣称可治疗糖尿病,还通过微信大肆销售。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马鞍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认定涉案药品为假药。在此次行动中,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捣毁假药生产窝点和仓库7处,查获大量原料、成品、半成品以及生产加工设备,涉案金额高达1300余万元。
2024年8月,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对李某等5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拘役和最高十一年十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8万元至500万元不等。同时,5人均被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马某某、杨某某等人生产销售假药案
2023年2月,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机关在边境八布乡开展联合检查时,发现马某某、杨某某等人自创配方,擅自生产“越老秀花”系列产品。他们宣称这些产品可治疗腰椎颈椎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并在集贸市场和微信、淘宝等各大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此行为同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麻栗坡县公安局、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迅速组成专案组开展打击行动。行动中,捣毁生产窝点2个、网络销售窝点23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人,查获“越老秀花”系列假药7种,成品5222盒以及大量原料、包装材料等,查扣生产设备19台,涉案金额达3600万余元。
2024年4月,文山州麻栗坡县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判处马某某、杨某某等7名主犯最高十年零八个月有期徒刑、罚金220万元,最低三年有期徒刑、罚金46万元。
贵州省某医馆无证配制医疗机构制剂案
2023年12月,贵州省雷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雷山县公安局对某医馆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发现,该医馆在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情况下,自行拟定配方,将中药加工成制剂后在其经营场所使用,其中包括标识名称为“铁骨丸”“铁骨1号”“痛风丸”等产品。
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等规定。雷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医馆作出责令关闭、没收涉案药物、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山东省龙口市某药店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
2023年5月,山东省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公安部门线索通报,对烟台市龙口某药店进行现场检查。经查,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该药店从个人处购进部分中成药并全部售出。
此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规定。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该药店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22.76万元、罚款45.52万元的行政处罚。
国家药监局发布相关消费与合规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应当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应当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应当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经营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
国家药监局强调,药品是特殊商品,“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是中医药治疗基本法则,凡药物均有其偏性。因此,国家药监局不提倡公众为治病、保健、康养等需要,自行购买、使用具有药用价值或者被宣称有药用价值的产品。确有用药需求的,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就医,并在医生、药师等专业人员指导下购买、使用。
消费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互联网购买药品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药品零售企业资质,要查看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的主页面显著位置是否公示药品经营许可证;
二是药品资质,所购买药品是否取得国家药监局核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认准“国药准字”、上市许可持有人及生产企业等。中药饮片标签中是否明确标注“中药饮片”字样,“国药准字”、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等信息可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同时,请勿通过社交软件、短视频直播平台等非正规渠道,从无资质的商家或者个人处购买药品。
消费者如发现无资质网售药品、销售禁止网售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国家药监局公布的4起中药违法典型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中药市场存在的严重违法乱象,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严重威胁到了公众的用药安全。同时,国家药监局给出的消费与合规提示,为公众安全用药、合法购药提供了重要指引,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选择正规渠道就医用药,共同维护药品市场的安全与秩序。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