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江74岁的李茂国大爷误吞鱼刺后,因处理不当引发严重感染,经历20天生死考验,最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的救治下成功脱险的故事,并提醒人们遭遇鱼刺卡喉应正确处理。
谁能想到,仅仅一根3厘米长的小小鱼刺,竟让一位七旬老人经历了长达20天的生死大劫。
四川中江74岁的李茂国大爷,原本和家人享受着温馨的团聚时光,却不想一场意外悄然降临。在吃饭时,李大爷不小心误吞了一根鱼刺。当时,情急之下的他采用了常见的“土方法”,试图通过吞咽食物将鱼刺“压”下去。当不适症状稍有缓解后,他便误以为危机已经过去。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险些让他丢了性命。
时间来到事发一周后的2月7日,老人突然出现气紧、呼吸困难的症状。家人发现情况不对,立刻将他送到了中江县医院。由于病情十分危重,老人又被紧急转到德阳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老人因误咽鱼刺,导致颈深部脓肿、纵隔脓肿、脓毒血症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德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萌介绍说:“CT检查发现,这根鱼刺不仅穿出食管,紧紧挨着右颈总动脉,而且整个颈部以及纵隔都已经严重感染,形成了脓肿。”一旦鱼刺穿破血管或者感染继续蔓延,那都将是致命的危险。情况万分危急!
▲主治医生张萌笔尖所指为鱼刺卡喉位置
面对如此复杂危险的病情,德阳市人民医院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展开会诊,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历经6个小时的艰难手术,专家们终于成功取出了那根“罪魁祸首”的鱼刺,从死神手中挽回了老人的生命。
手术后,李大爷被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治疗。即便鱼刺已经取出,但老人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颈部引流管及胸腔引流管仍引流出大量脓液,还出现了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紧急情况。医护团队按照之前制定的方案,积极给予抗休克、脓腔持续冲洗及抗炎等对症处置。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手术后第8天,老人的病情逐渐好转,从重症医学科转入了普通病房。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李大爷对胃肠营养液不耐受,反复腹泻导致失禁性皮炎,皮肤护理成了一大难题。护理团队结合既往经验以及营养科、皮肤科的会诊建议,及时调整了饮食方案。经过一番努力,李大爷的腹泻症状得到缓解,皮肤情况也得以改善,成功预防了压疮的发生。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和护理下,李大爷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手术后第10天,顺利拔除了两根颈部引流管;手术后第15天,又拔除了四根胸腔引流管。2月26日,李大爷终于战胜了病魔,顺利出院。
3月20日,李茂国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德阳市人民医院复查。当听到张萌医生说“恢复得很好!”时,老人深深舒了一口气,心有余悸地感叹道:“这根鱼刺差点要了我的命!”回忆起这漫长的20天,这位曾在福建沿海吃鱼半辈子的老人坦言:“这根3厘米的鱼刺给我上了一课,以后不敢大意了。”
▲手术后取出的鱼刺
事实上,鱼刺卡喉的情况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小事,不当回事。张萌医生提醒大家,很多人遭遇鱼刺卡喉后,采用喝醋、吞饭团馒头、盲目抠喉等方式,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吞饭团、馒头,可能将鱼刺推向更深、更危险的区域;喝醋,醋的酸性会刺激黏膜,却无法软化尖锐鱼刺;盲目抠喉,可能造成二次划伤,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万一鱼刺穿破食道壁,扎进主动脉,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他建议,遭遇鱼刺卡喉时要停止一切吞咽饮食,尽快就医让专业医生处理。
本文通过讲述李茂国大爷误吞鱼刺后经历生死劫的事件,展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治和悉心照料。同时也提醒人们,面对鱼刺卡喉这种常见情况,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