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95后摄影师尼鹿花3.5万在日本北海道小樽购入170平中古一户建的事件。记者实地探访该房子,了解其现状,同时分析低价购房背后的维修、交通等成本,并记录尼鹿的生活感受和对想在北海道买房者的建议。
在很多人的心中,冬季的日本北海道宛如一抹纯净的白月光,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不少人选择奔赴此地旅游,去小樽打卡电影《情书》的同款取景地,在函馆俯瞰那璀璨的百万夜景,到二世谷、留寿都尽情感受粉雪的极致魅力。然而,有一部分人却做出了更为大胆的选择——在当地购置房产。
2024年12月22日,中国摄影师尼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则令人震惊的动态:她当天花费3.5万人民币,在小樽购入了一套面积达170平的中古一户建。此消息一经发布,#3.5万购北海道170平房#等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众多网友被如此低价就能在北海道拥有房产这一消息所吸引,纷纷表示心动不已。
尼鹿花费3.5万买下的这户建,从外观上看,保存状况相当不错。如今,入住即将满三个月,尼鹿对这所房子的实际感受究竟如何呢?面对众多因她的分享而燃起去北海道小樽买房想法的人,尼鹿又会给出怎样的建议呢?近日,记者特意飞赴北海道小樽市,实地探访了这套颇具话题性的房子,并与摄影师尼鹿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实地探访:距公交站4公里,房龄60年、拎包入住
小樽,这座位于日本北海道西南部的港口城市,是札幌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札幌的外港。小樽的众多景点都弥漫着浪漫与爱情的气息,自从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情书》上映后,这里便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大家都渴望在这片洁白的雪世界中感受那份独特的浪漫。
95后的尼鹿是一名摄影师,在青岛经营着一家摄影工作室。多年来,她多次来到北海道小樽进行拍摄工作。小樽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与她的拍摄风格高度契合,城市的宁静氛围也让身为“i人”的她能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放松和充电。每次前来拍摄,她都需要携带大量的摄影器材、服装等物品,过程十分繁琐。于是,“要是能在这里有一栋小房子,拍摄时可以取取暖、放放东西”的想法便在她心中悄然萌芽。
尼鹿是一个行动派,有了想法后便立刻付诸行动。她开始在购房软件上密切关注北海道小樽的房源信息,日本的中古房进入了她的视野。由于修建时间较长,相较于日本的新房,中古房的价格要低很多,而且其价格会随着房屋所处位置的偏远程度和建成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甚至有些中古房的价格可以低至0元。去年12月22日,在经过看房、快速锁定目标和签约等一系列流程后,尼鹿以70万日元(约人民币3.5万)的价格,全款买下了小樽一套建于20世纪60年代、面积为170平方米的中古一户建。当天,她便将这一喜讯分享到了社交媒体上,随后相关话题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近日,记者专程飞赴小樽市,实地探访了这套备受瞩目的3.5万买下的一户建。记者从小樽站乘坐公交出发,十几分钟后下车。尼鹿的房子并不临街,但附近有便利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十分便利。下车后,需要沿着山坡向上走,踩过小路上尚未融化的积雪,一两分钟后便可到达房子。
从尼鹿家向外望去,风景如画。这套房子外观呈现出灰蓝色,完全看不出已经有60多年的“高龄”。房子的一楼设有客厅、厨房、浴室、卫生间和储物间,上楼后还有多个房间和一个办公区域。尼鹿经常坐在办公区域,望着窗外的雪景,进行线上工作。屋内开着暖气,即使外面雪花纷飞,室内的体感也十分舒适。尼鹿介绍说,房内的家电都完好无损,她自己只买了床和被褥,便实现了拎包入住。
价格捡漏:3.5万与170平米,但维修、交通成本别忽视
无论是从房子的外观还是室内装潢来看,都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套仅需3.5万人民币就能买到的房子。记者在日本最大的不动产门户网站之一“SUUMO”上搜索发现,小樽市的新一户建价格大多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中古一户建的价格差距较大,有的高达400万人民币,最低的也有卖5000元人民币的一户建。在50多套低价中古一户建的报价中,大多也需要五、六万人民币才能买到。相比之下,尼鹿这套3.5万元的房子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捡漏”。
然而,低房价背后隐藏的隐形成本也不容忽视。首先是维修成本,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少买家都分享了自己购买中古房后在维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坑”。尼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房前她咨询中介时,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房子是否有明显缺陷、管道是否使用正常以及一年之内是否有人居住。最终,这套房子因为保存状况良好,她只花费了约2500元维修了漏水的水管,维修费用比她预想的要低。
铲雪也是购房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今年2月,受快速增强的低压气旋影响,北海道遭遇了创纪录的降雪。许多地方的房子被厚厚的积雪掩埋,道路上的雪也堆积如山。对于在小樽市买房不久的尼鹿来说,铲雪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她告诉记者:“铲雪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雪季期间,每天早上都要起来铲半个小时的雪,真的很累。如果一天不铲,门口的路可能就会被堵住。”如果自己没有时间铲雪,也可以付费雇人来铲。住在北海道的微博大V“内藤君和西瓜酱”曾分享过,在北海道开日常除雪作业的铲雪车,司机一个月的工资要两万多。由此可见,雇人铲雪的费用并不便宜。
每天铲雪对于尼鹿来说是一项体力活,她的邻居中有一户家里没人住,无人铲雪,出行变得十分困难。此外,交通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尼鹿家距离小樽站4公里,打车大约需要10分钟,但在日本,打车并不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如果选择坐公交,最方便的一趟公交需要花费十多分钟,但每趟车的发车间隔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需要提前看好时间。其余公交则需要30多分钟,其中还包含十几分钟的步行时间。如果是在降雪的日子里,步行十几分钟的滋味可不好受。
尼鹿还向记者详细讲述了房子每年的固定支出情况。由于房子比较老旧,“每年的房产税约500元人民币”,没有物业费和垃圾处理费,但丢垃圾需要去超市购买垃圾袋,一个垃圾袋大约人民币三块钱。如果房子没有其他问题,每年也不需要额外花钱修缮。不过,北海道冬季取暖是必不可少的,房子的取暖费每个月大概在几百到一千元,而她刚买下房子的这3个月都处于取暖期。
当然,3.5万只是房子的购买价格,尼鹿告诉记者,加上中介费、翻译费、维修费、过户费、司法书士费、联系人费用等,她总共花费了143万日元(人民币近7万元)。
回应选择:换一种生活方式,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尼鹿将自己在北海道买房的经历分享到社交平台后,不仅相关话题登上了热搜,她的个人账号也新增了几千人关注。这些粉丝纷纷留言或私信尼鹿,咨询在日本买房的相关事宜。尼鹿透露,也有中介公司找到她,希望能与她合作卖房,成交后会给她高额的佣金,但她拒绝了。她表示:“买房这件事目前没有给我带来一分钱的收益,只是获得了一些关注度。”当下的她,还是希望能够拍摄出更精彩的照片,通过摄影工作获得收入,这才是她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北海道拥有令人羡慕的超长雪季,从每年的12月一直持续到来年的3月。而雪季也是摄影师的工作旺季。据报道,日本政府从2025年1月起,将面向外国人的“创业签证”适用范围扩大至全国。该签证允许外国人在创业的条件下,享有最长两年的宽限期,以满足留日资格的要求。
尼鹿办理了创业签证,在日本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雪季的时候,她在国内的同事也会飞到小樽,与她一起完成拍摄工作。尼鹿告诉记者,这个雪季她的公司在北海道接到了六位数的拍摄单子,雪季结束后她会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而她在国内的公司也一直保持正常经营,所以她并不担心收入问题。
对于很多看到她的分享后也想到北海道买房“捡漏”的人,尼鹿建议要“确定适合自己再买”。首先是收入方面,“小樽这边确实没有什么工作机会,你要么存款很多,要么是自由职业者,在其他地方、其他领域有稳定的收入。”其次,签证问题也需要考虑,“如果你只有旅游签,平时不怎么来,那房子闲置的时候,冬天谁来铲雪?如果不铲雪,房子有可能会被压塌等等,那可能房子会变成一个负担。所以还是综合考虑一下吧。”
自去年12月22日买下这套房,尼鹿即将在新家住满三个月。当记者问起她居住三个月的感受时,她笑着说,在国内繁忙的工作和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她时常怀疑“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而现在,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感受生活,内心变得更加丰盈和愉悦:“每天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的。看日出、看海、看雪景,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这里没有无效社交,却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刻。”
直到现在,尼鹿的日语还仅仅停留在只会五十音图(开启日语学习的第一步)的阶段。但这并没有阻碍她在日本买房、创业,并且生活得十分惬意。在享受每一个幸福时刻的同时,她也越来越坚信自己当初没有听从周围人的劝说,坚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如果我一直犹豫不决,那我也无法享受到现在的美好。其实人很多时候只差迈出那一步。”
目前,正处于与这套房子“蜜月期”的尼鹿,并没有考虑未来将房子转手。她说,未来如果自己年纪大了,这套房子对她来说成为了负担,她会考虑把房子转给需要的人,希望能够继续延续这个房子的使命。
本文围绕95后摄影师尼鹿3.5万在北海道小樽购买170平中古一户建展开,介绍了房子情况、购房背后成本,以及尼鹿在当地的生活和创业状况。尼鹿的购房经历吸引众多关注,她也提醒想买房者综合考虑自身情况。这一事件反映出在异国低价购房有机会,但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和需要权衡的因素。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