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展开,介绍了我国睡眠障碍的现状,分析了失眠的原因、睡眠不解乏的缘由,还指出了常见的睡眠误区,最后呼吁大家重视睡眠障碍问题,维护良好睡眠质量。
今日(3月21日),迎来了世界睡眠日。睡眠,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10年来,我国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数已经超过3亿。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反映出睡眠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民众健康的一大难题。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国人的睡眠状况提供了参考。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人群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相较于去年增加了6分钟。然而,入睡时间却推迟到了0时18分,比去年晚了17分钟。由此可见,入睡难依旧是困扰众多国人的主要睡眠问题之一。
睡个好觉,为何如此艰难?
失眠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教授贾福军指出,在探讨失眠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其根本原因。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是否存在一些个人内心纠结的事情。尤其是早醒现象,往往与情绪上的忧郁和压抑紧密相关。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表面上看似只是单纯的失眠问题,实际上背后可能隐藏着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情绪方面的问题。
此外,还有不少人有这样的疑惑:自己虽然很晚睡觉,但也睡了六七个小时,可第二天白天依旧会感到困倦,脑袋晕晕乎乎的,总觉得“不解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洪霞对此进行了解答。她表示,首先,后半夜睡觉不容易获得深度睡眠,而深度睡眠才是真正让人解乏的好睡眠。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夜里11点到1点对应的是胆经,11点前入睡能够养胆经。正所谓“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只有这样,第二天才能神清气爽。
这些睡眠误区,你一定要了解!
专家提醒我们,睡眠问题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特别是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如果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最终就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
误区一:打鼾意味着进入深度睡眠
打鼾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不少人看来,打鼾就表示人已经进入了深度睡眠。然而,在医生眼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打鼾其实是呼吸被阻塞的一种表现,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误区二:夜里长时间玩手机易入睡
有不少人习惯在夜间玩手机,或者躺在床上开着电视,认为看久了会让视觉疲劳,从而更容易入睡。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适得其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周新雨表示,使用电子产品时,手机会释放一种蓝光,这种蓝光会减少褪黑素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我们的睡眠健康。如果长期在晚上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就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在世界睡眠日这一特殊的日子里,希望大家能够高度重视睡眠障碍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科学管理与健康习惯并重,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的睡眠质量。
祝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甜美的梦乡,睡个好觉!
本文在世界睡眠日背景下,介绍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的现状,分析了失眠原因包括情绪问题、睡眠时段问题等,还指出打鼾进深度睡眠、夜间玩手机助眠等常见睡眠误区,最后呼吁大家重视睡眠问题,维护良好睡眠质量。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