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业绩萎靡,多方困境待突围,桃李面包营收净利双降,复兴之路挑战重重

本文聚焦于桃李面包2024年的业绩表现,深入剖析了其营收净利双降的现状、原因,包括主营产品营收承压、各区域市场下滑、研发投入少以及短保面包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同时也提及了桃李面包的应对策略和面临的挑战。

桃李面包业绩萎靡,多方困境待突围,桃李面包营收净利双降,复兴之路挑战重重图源:桃李面包官网

在2024年,素有东北“面包大王”之称的桃李面包(603866.SH)遭遇了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挫折——自2015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局面。

3月20日,桃李面包公布了2024年财报。财报数据令人忧心,公司全年总营业收入为60.87亿元,相较于上一年减少了6.72亿元,同比降幅达到9.93%。这一数据的下滑,意味着桃李面包自登陆资本市场以来,首次陷入营收负增长的困境。而在利润方面,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05%,降至5.22亿元。

这份年报一经公布,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截至3月21日,桃李面包的股价报收于5.94元/股,下跌了1.66%。

总体而言,桃李面包业绩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在于核心产品表现疲软,以及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等主要市场的营业收入均出现大幅下滑。

针对桃李面包业绩下滑以及产品质量等相关问题,媒体曾向桃李面包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并未获得该公司的回复。

主营产品营收承压,多方阵地失守

面包及糕点作为桃李面包的主营产品,在2024年的营收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97.04%。然而,其总体业绩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与去年同期相比,营收下降了9.58%,降至59.0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桃李面包的面包及糕点生产量和销售量双双缩减,但库存数量却居高不下。库存同比增加了19.42%,达到85.60万公斤。

同时,作为季节性产品的月饼,其营收也出现了下滑,同比下降14.95%,降至1.26亿元。

从区域市场来看,桃李面包在各个地区的收入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尤其是在其大本营东北地区。年报显示,桃李面包在东北地区的营收已经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2023年,该地区营收同比下滑2.25%,到了2024年,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至14.77%。

桃李面包作为一家1995年就在辽宁丹东扎根的老牌东北面包企业,一直没有停止全国化扩张的脚步。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强调将通过深耕东北、华北等成熟市场,进一步提升渠道下沉力度,挖掘细分市场潜力。同时,加快在华东、华南等核心市场的布局优化。

桃李面包在年报中还表示,公司计划在面包及糕点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打造营养健康、附加值高的多元化产品,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升级需求。此外,还将持续优化传统节日产品策略,增强季节性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上海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和佛山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均有在建项目,分别为“桃李食品生产、研发及运营总部一体产业化基地项目”和“桃李面包年产6.9万吨成品面包、糕点华南烘焙中心项目”。

不过,桃李面包的南下之路并不顺利。2024年,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营收均出现下滑。其中,华南地区的降幅最为明显,高达25.79%。而且,华南地区以33个经销商的数量在7个区域市场中垫底,同时也是桃李面包2024年唯一一个经销商“0增加”的区域市场。

桃李面包业绩萎靡,多方困境待突围,桃李面包营收净利双降,复兴之路挑战重重桃李面包经销商数量 图源:公司年报

研发投入少,短保面包市场竞争激烈

桃李面包不仅面临着各大区域的营收压力,在同行们“卷创新”“卷渠道”的激烈竞争环境下,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年报显示,2024年桃李面包的研发费用为2296.84万元,同比减少了31.84%,研发投入总额仅占营业收入的0.38%。

在年报中,桃李面包表示,未来将深入研究当下国内外市场的消费趋势,迎合以90后及0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研发和创新计划,以确保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此外,为了全面覆盖各种渠道的合作机会,公司增加了产品订制业务,期望未来能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桃李面包还将研发工作方向分为“传统零售渠道的产品开发”“不同渠道的订制产品匹配与开发,例如电商、冷链食品、快餐、茶饮”“食品关联行业的产品共创,例如:与国内头部零售渠道、乳及乳制品等的共创与联名”。

据欧睿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2023年统计数据,桃李面包短保面包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然而,随着达利食品、盼盼食品、曼可顿、嘉顿等品牌纷纷推出短保产品,短保面包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短保市场早已被众多烘焙品牌瓜分。

桃李面包在年报中指出:“当前政策法规下,短保面包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在强监管背景下,对短保面包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在行业“马太效应”背景下,短保面包企业的经营压力持续加大,需要不断尝试转型发展的突破之路。这些挑战迫使短保面包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地位。

在渠道端,截至2024年12月31日,桃李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0万多个零售终端。然而,随着新兴渠道对传统商超渠道的冲击,桃李面包的渠道壁垒正在逐步瓦解。如今,大润发、胖东来、盒马、山姆等商超均有自营烘焙食品,这些现烤现卖的烘焙产品对桃李的短保面包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挤压。

桃李面包表示,公司将在已有渠道的基础上,加大对成熟市场的投入力度,同时通过开发新区域市场,实现全国性布局的全面覆盖。以大数据驱动渠道匹配,强化终端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通过数字化平台优化物流配送及管理流程,实现更加高效的“新鲜送达”体系。

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550条关于桃李面包的投诉,大多是关于食品卫生问题的投诉,包括“有黑色粘稠异物”“吃出头发”“巧乐角面包变质”等问题。

综上所述,桃李面包若想重回增长轨道,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围绕桃李面包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的情况展开,分析了其业绩下滑的原因,包括主营产品营收不佳、各区域市场表现疲软、研发投入不足以及短保面包市场竞争激烈等。同时,也提及了桃李面包的应对策略,但目前公司在产品、市场、研发、渠道和质量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要实现业绩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730.html

(0)
LambertLambert
上一篇 2025-03-22
下一篇 2025-03-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