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网上流行的“练背抗衰”说法,详细阐述了面部衰老的过程,剖析了背部肌肉与面部形态的关联,介绍了练背改善面部松弛下垂的原理,并提供了4个简单的居家练背动作。
在网络上,“背薄一寸,年轻十岁”“练背治垮脸”这样的说法广为流传,不少人都怀揣着通过锻炼背部来改善面部轮廓、实现抗衰老的美好愿望。那么,练背真的能够抵抗衰老这一自然规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番。
脸是怎么一步步垮掉的?竟然与背部肌肉也有关!
当我们提及“垮脸”时,实际上讨论的核心是衰老。从生理层面来看,衰老进程在生长发育高峰期过后便悄然启动,而肉眼可见的衰老通常从20多岁开始,在面部表现得尤为显著:
20多岁时:面部会逐渐出现动态纹,同时皮肤质地和纹理也会发生改变。
30多岁时:这个阶段的衰老迹象变得更加明显和具体,比如鱼尾纹、抬头纹逐渐加深,颧骨脂肪垫出现移位,眉毛和脸颊开始下垂,皮肤色素沉着发生变化。此外,由于皮肤弹性下降、脂肪分布改变以及骨量流失等因素,下颌线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
50岁左右:此时,衰老加剧的特征更为突出,整个面部轮廓开始整体向下走。
这便是面部衰老的完整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脸一步步“垮掉”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背部肌肉与面部形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来讲,人体是一个平衡的有机整体,各个部位相互协同、相互拮抗,肌肉也有协同肌和拮抗肌之分。人体的背部与面部通过一系列肌肉与筋膜结构,形成了联动机制。
人体拥有12条筋膜链,分别为后表线、前表线、体侧线、螺旋线、手臂线(浅背臂线、深背臂线、浅前臂线、深前臂线)、功能线(前功能线和背功能线)、前深线。其中,后表线连接并保护整个身体的后表面,宛如一个从脚底到头顶的盔甲,可分为脚趾到膝盖,以及膝盖到额头两部分。
图片来源:《解剖学列车:手动治疗师和运动专业人士的肌筋膜经穴》第二版
2.恢复脊柱生理曲度
在进行背部练习时,无论发力是否精准,都需要挺直腰背。此时,我们的脊柱生理曲度处于一个非常正确的状态。在练习过程中,背部的肌群发力,尤其是竖脊肌处于激活状态,胸廓前部、颈前侧的肌张力和筋膜强度都能得到恢复。
通过系统的背部训练,能够增强背部肌肉力量与稳定性,有效纠正头前引、含胸、驼背等不良姿态问题。
3.打开胸廓
在练背过程中,胸廓的打开至关重要。胸廓就如同面部肌肉的重要支撑平台,练背能够使胸廓获得良好的承托力,让被拉长而松弛的颈阔肌恢复紧致状态,从而有效改善非脂肪性双下巴,使下颌线更加清晰。
综上所述,背部功能性训练对于改善面部松弛下垂具有一定的作用。那么,具体该怎么练背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4个简单的居家练背动作。
4个简单的练背动作,居家就能练
1.俯卧两头起
以上这几个健身动作,保持2 - 3天锻炼一次的频率,可以激活身体背部肌群,增强基础代谢率,帮助我们抵抗地心引力的影响。
本文围绕“练背抗衰”的说法展开,详细分析了面部衰老的过程,揭示了背部肌肉与面部形态的联系,阐述了练背改善面部松弛的原理,并提供了居家练背动作及锻炼频率建议,让读者对练背抗衰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