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达坂城分局乌拉泊派出所所长崔文亮不幸牺牲的事迹,详细介绍了他从警26年来的立功获奖情况,以及他在工作中关爱百姓、用心服务群众、严管厚爱带队伍等方面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月18日,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达坂城分局乌拉泊派出所的战友们来说,是一个悲痛万分的日子。这一天,他们敬爱的所长崔文亮,不幸倒在了他挚爱的工作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3月17日,崔文亮像往常一样值班,忙碌了整整一天。然而,18日清晨,当战友们发现他倒在工作岗位上时,紧急将他送往医院抢救,却终究没能留住他。这位一辈子都扎根基层的派出所所长,将生命最后的温度永远地留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
崔文亮1996年便踏上了工作岗位,1999年正式加入公安队伍,2006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警26年来,他立功获奖无数。他曾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受到“个人嘉奖”、7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还荣获了“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称号。他所带领的队伍也先后5次荣立“集体三等功”、6次获“集体嘉奖”。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崔文亮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崔文亮(左一)生前与战友们合影。
乌拉泊派出所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辖区内有新疆化肥厂等老企业,这里曾经是三代支边人扎根奉献的地方。多年前,那些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垦荒的劳动者,如今都已年逾古稀。他们的儿女大多不在身边,但他们的手机里都存着崔文亮和派出所民警们的手机号。
2021年12月,崔文亮来到这里后,组织派出所民警认真梳理了辖区孤寡、独居、残疾老人的名单,并针对每户的实际困难逐一制定解决方案。在他的倡导下,派出所成立了“助弱扶困服务队”,定期为这些老人开展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文体活动以及法律援助等服务,尽最大努力给予老人们帮助和温暖。
除了经常为困难老人们送去生活用品,崔文亮还组织民警为老人打扫院落、归整家具、陪老人唠唠家常。在他的带领下,派出所的民警们成了老人们的“子女”。老人们知道民警工作忙,总怕麻烦他们,而崔文亮和战友们却总是热情地说:“就把我们当亲人,有啥事就说!”
年近八旬的马奶奶年轻时曾因工伤致残,后来又意外摔伤了头部,住院治疗的医药费高达9000多元。这对于本就生活拮据的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崔文亮与派出所班子成员沟通后,为马奶奶捐助了全部医药费。崔文亮曾说过:“只要我们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就会有我们。”
在崔文亮看来,“把百姓放在心里”并不一定意味着要干多大的事,关键是要用心、用真情,在日复一日的点滴小事中体现爱民情怀。他刚到乌拉泊派出所时,就给民警提了一个要求:“每周必须为辖区群众做一件好事,服务对象自己找!”久而久之,这成为了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的习惯。
乌拉泊派出所辖区面积大,群众办事不太方便。警车在巡逻过程中,只要看到步行的群众,便会主动停下车,招呼群众搭个“顺风车”。崔文亮还在派出所倡导“跑腿代办”业务,最大限度地方便辖区群众办事。而民警也在一次次的“跑腿”“代办”中,了解到更多民情民意,成功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
翻开乌拉泊派出所的“为民簿”,近800件暖心事,桩桩件件都是他们为民情怀的最真实写照。
▲崔文亮(左二)帮助辖区群众找回走失孩童。
2022年秋收时节,辖区一位农户焦急地将求助电话打到派出所:“我的菜快要烂到地里面了,我现在招不到工人,咋办呢?”崔文亮立刻集合民警成立了“助农小分队”,迅速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从那以后,派出所有了“秋收帮扶计划”,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帮助,确保不误农时,助农增收。民警在助农的同时,还在田间地头为农户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通过及时宣传,成功劝阻电信网络诈骗4起,为辖区群众止损19.4万元。
在达坂城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王刚眼中,崔文亮是一位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基层领导。“不管在哪个单位,他带的队伍凝聚力强、精神面貌好,各项工作都在分局名列前茅。”工作要求高、性格直爽、办事果断的崔文亮带队伍有严管,更有厚爱。
针对民警的不同特点,他实行“一人一策”:为擅长群众工作的民警搭建调解平台,为精通科技的民警辅警组建智慧警务专班,通过“老带新”“岗位练兵”等方式,让每位民警都能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收获职业成就感。
“崔所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2019年,达坂城派出所一位民警的爱人产后大出血,情况危急。时任所长的崔文亮号召派出所符合条件的民警积极为战友亲人献血,他第一个伸出胳膊,献出了300cc鲜血。那一夜,7位战友的热血拉回了“生死线”上的警嫂。
崔文亮是个细心人,每当所里有人生病,他会亲自或安排民警送去一罐黄桃罐头。他说,在他小时候,每次生病最期待的就是能吃上一罐黄桃罐头,那甜蜜的感觉能让病痛减轻许多。
▲崔文亮(一排右三)邀请黄保喜老人来所里开展党建活动。
作为党支部书记,崔文亮通过“行走的思政课”来开展党建工作。“去黄爷爷家‘报到’,是崔所带领我们上的‘第一课’。”乌拉泊派出所同心路南社区警务室民警王保罗说。他口中的“黄爷爷”名叫黄保喜,是一位抗美援朝老战士。逢年过节,第一个去慰问黄爷爷的一定是派出所的民警。无论是新警入职,还是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的学习,大家都会先到黄保喜老人家中“报到”。这个建立在黄爷爷家中的“家庭党校”,成为了派出所凝聚警心的教育基地。
▲崔文亮的办公室和办公桌。
然而,这位活跃在岗位上的所长,在亲人的记忆中却是另外的模样。他们很难找到与他共度佳节的美好回忆,每逢节假日,他总是格外忙碌。达坂城区距离城区100多公里,上班远加上工作忙,崔文亮基本上每周才能回一次家。自2002年结婚以来,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妻子身上,她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看年幼的女儿。妻子常常开玩笑说:“你回家成了我们母女俩的节日了!”
“我是幸福的,有理解支持我的妻子,有懂事的女儿。等我退休了,天天给你们做饭,照顾你们!”可如今崔文亮却再也没有机会兑现承诺。
▲辖区群众在崔文亮灵柩前泣不成声。
3月20日,是与他告别的日子。辖区200多名群众自发来到殡仪馆,流着泪水,为他们心中的好所长送行。“崔所长像我的亲儿子一样照顾我,让我再看看他、送送他……”“我从来都没有这样伤心过……他总是说,你不要不好意思给我讲,我就是你的亲人啊……”97岁,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黄保喜老人无法前往殡仪馆送别,他执意要家人扶自己下楼:“我就在这里送送他吧!他是个好人!”
崔所,一路走好!
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达坂城分局乌拉泊派出所所长崔文亮因公殉职的感人事迹。崔文亮从警26年,立功无数,他心中装着百姓,用心服务群众,无论是帮助困难老人、解决农户难题,还是开展便民业务,都体现了他的爱民情怀。他带队伍严管厚爱,注重发挥民警特长,同时还通过独特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尽管他因工作繁忙很少陪伴家人,但却赢得了辖区群众的爱戴和尊敬。崔文亮用生命诠释了警察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