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延庆区瑞康缘老年养护中心,记者实地探访该中心,深入了解其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包括日常生活娱乐、饮食等方面,还介绍了其承接的孝馨养老服务项目,展现了该养老机构为老人营造的温馨生活氛围。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80岁以上和60岁以上失能失智的“老老人”数量持续增多。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延庆区提出了一项重要规划,争取在2025年底前,在各街道(乡镇)至少建设完成一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那么,这样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究竟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怎样的服务呢?3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带着这个疑问,实地探访了延庆区瑞康缘老年养护中心。
21日上午,春风轻柔地拂过脸颊,记者沿着京藏高速一路向北进发。一路上,山间的山桃花竞相盛开,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下了高速不久,就来到了位于延庆区康庄镇的瑞康缘老年养护中心。这是延庆区第一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它宛如一座温馨的家园,静静地坐落在那里。养护中心是一座三层小楼,每一层都合理地分布着老年居室、康复室、娱乐室等功能房间。老人们在这里生活十分便利,足不出户就能舒舒服服地看电视,走几步路就能轻松到达各个功能室。据瑞康缘老年养护中心副院长王和平介绍:“这里一共入住了114名老人。年龄最高的达到了91岁,平均年龄为86岁。虽然也有五六十岁的‘年轻’老人,但大多是失能或者失智的老人。”
娱乐室位于2层,这里是老人们的欢乐天地。记者探访时正值午后,老人们在饭后有的在居室内惬意地休息,有的则聚在娱乐室里享受欢乐时光。娱乐室里热闹非凡,室内整齐地摆放着麻将桌,老人们可以兴致勃勃地约起来打麻将,还有象棋、跳棋、扑克等棋类或者纸牌游戏供他们选择。每天,护理员都会带着老人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这不,记者看到护理员正耐心地带着老人们做手指操,大家跟着一起唱《感恩的心》,歌声虽然有些沙哑,但充满了温暖和力量。随后,护理员又带着老人们玩抓豆子、投球等游戏。记者注意到,尽管不少“老老人”都患有一定的基础病,有的行动不便,有的听力不好,但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跟着护理员参与活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活动结束后,86岁的王爷爷和81岁的王爷爷兴致勃勃地一起为大家唱起了《五环之歌》,两位老人中气十足,感情十分投入,引得在座的老人们纷纷鼓掌喝彩。
81岁的王爷爷来自“皇城根”,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没在家门口选择养老院时,王爷爷坦诚地说:“主要就是考虑性价比和养老院的服务。这里的硬件设施也许没有城里的好,但工作人员对我们都十分用心,服务特别好。”王爷爷表示,在养老院生活得非常自在,甚至过春节都不愿意回家,这里已经成为了他温暖的家。
今年86岁的刘奶奶,同样十分喜欢这里。刘奶奶乐呵呵地说:“我就是延庆人,刚搬来不到半年左右,最满意的是来这里自己就‘什么事也不用做’了。三餐都有人管,吃的是大米白面,衣服也有人给洗。平时还能左邻右舍地串串门聊聊天,生活有意思多了。”
“我们希望给老人营造出家的感觉,老年人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家。除了基础的服务,我们尽可能地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王和平副院长介绍道。在她的朋友圈中,记录着社会各界来中心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的点点滴滴。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有学生们陪着他们下象棋、打麻将,有医护人员为他们送上贴心的义诊,有志愿者为老人包饺子、送祝福……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养护中心依托四个蔬菜大棚,为老人们提供无公害、不打药的蔬菜。老人们在这里,享受着田间地头的自然馈赠,度过三餐四季,感到无比放心和安心。
此外,从2024年10月开始,养老院开始承接孝馨养老服务项目,为延庆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共计为200多位老人提供了上门服务,具体服务项目包括个人清洁、养老顾问、呼叫服务等,让更多的老人感受到了贴心的关怀。
本文通过对延庆区瑞康缘老年养护中心的实地探访,展现了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服务,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精彩的娱乐活动、绿色的饮食供应以及贴心的居家上门服务等。这些服务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瑞康缘老年养护中心为延庆区的养老服务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为其他养老机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