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危机下,我国体重管理行动刻不容缓,应对肥胖挑战,体重管理行动全面出击

本文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的“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展开,介绍了我国肥胖现状、危害,提出防控重点维度与工作重点,并从政策、医疗、个人等方面给出体重管理建议,强调体重管理对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性。

肥胖危机下,我国体重管理行动刻不容缓,应对肥胖挑战,体重管理行动全面出击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提出的“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该行动自2024年6月正式启动,其目标明确且意义深远。旨在通过精心建立支持性环境,大力提升全民的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积极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最终有效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的状况。这一行动的开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公众健康的高度重视,更标志着我国肥胖及相关慢性病防控工作迈入了系统化、精准化的全新阶段。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揭示了令人担忧的现实: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经超过50%,在学龄儿童群体中,这一比例也达到了19%。到了2023年,我国成年人中更是有57%患有肥胖或者超重问题。而《2024年世界肥胖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超重肥胖率的增速位居全球前列,其中成人在全球排名第19位,儿童排名第12位。我国肥胖呈现出“增速快、年轻化、城乡差距缩小”的独特流行病学特征。肥胖问题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它显著增加了医疗成本,给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相关研究发出了警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中肥胖超重率将飙升至70%,由此导致的医疗费用将高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总费用的22%。肥胖不仅会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众多疾病的患病风险,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和心理问题,对人口质量的提升构成威胁。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专家建议将我国的肥胖防控重点划分为四大维度,分别是儿童青少年、职场人群、老年群体及农村居民。其中,儿童肥胖防控具有独特的“时间窗”效应。0—6岁、青春期是脂肪细胞增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干预,其效果可以延续至成年。对于35—50岁的职场人群而言,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导致的“压力性肥胖”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群体则要警惕“少肌型肥胖”带来的跌倒风险。近年来,农村地区超重肥胖率迅速上升,有些地区甚至已经超过了城市,这与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

此外,肥胖防控工作还有两个重点需要关注:一是通过政府的主导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改善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二是支持个体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往往习惯于将超重或肥胖简单地归咎于个人,认为只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就能解决问题。然而,事实上体重管理不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首先,应积极完善肥胖防控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政策,加强政策的实施和评估工作,采取综合措施。例如,制定健康食品价格倾斜政策,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公众选择健康食品;建立食品标签制度,让消费者清楚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从而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要着力改善致肥环境,支持建立健康的家庭、学校、社区和工作场所,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增加城市绿地、运动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体育锻炼条件。

其次,医疗机构的转型迫在眉睫。目前医疗机构存在“三重三轻”现象,即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行为干预、重个体轻群体。应强化体重管理服务,对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改善,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体重管理技能培训,规范营养、运动和手术治疗过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建立专门的生活方式指导和肥胖门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另外,要充分发挥医疗卫生人员在肥胖防控中的关键作用,将体重管理与日常医疗服务紧密结合,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个人在体重管理中仍然是关键主体。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对肥胖危害的认识,破除“以胖为福”的传统观念,建立“体重银行”概念。主动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品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健康食品的比例。同时,要保障每日的身体活动量,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再者,要关注心理健康,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避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过度进食。尤其在儿童中,建议推广“52110”健康行为:每天食用至少5种蔬菜、限制少于2小时屏幕时间、有大于1小时运动、控制少于1份健康零食、不消费含糖饮料。通过逐步的行为改变,实现健康累积效应。

总之,体重管理不仅是一场健康行动,更是一次推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运动。这场关乎民族未来的行动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共同构建健康中国的坚实根基。

本文介绍了国家“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分析我国肥胖现状及危害,提出防控重点维度与工作重点,从政策、医疗、个人层面给出体重管理建议,强调体重管理需全民参与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548.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3-23
下一篇 2025-03-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