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气象日当天,各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气象科普活动,包括河北、山东、浙江等地,涵盖为学生普及知识、指导农民观测气象数据、开放科普馆、小讲解员讲解等多种形式。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聚焦于“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在这一天,全国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活动,旨在广泛普及气象知识,进一步增强人们对气象领域的关注和深入了解。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当地气象局的工作人员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为学生们详细普及气象无人机知识,让学生们对气象监测的先进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工作人员还深入和阳镇沙道村,指导农民利用移动气象站观测气象数据。这一举措对于助力智慧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农业生产能够更好地根据气象条件进行科学规划。
在济南市,气象科普馆迎来了开放日活动,众多学生和家长纷纷前来参观。大家在科普馆中,通过各种展示和讲解,深入了解气象知识的奥秘。
石家庄市气象局举办了市民开放日活动,在活动中,可爱的“气象小讲解员”们为观众认真讲解日晷的用途,让传统的气象观测工具重新焕发出魅力。
在山东青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小学生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在观测场进行参观,实地感受气象观测的实际操作。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桑落墅镇的孩子们走进当地气象局,了解雨量计的工作原理,开启了他们探索气象知识的大门。
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新苑社区科普教育基地,孩子们积极体验仿真雷电演示装置,亲身感受大自然中雷电的威力和形成原理。
在浙江省金华市气象局观测场,工作人员耐心地给孩子们介绍观测仪器的用途,让孩子们对气象观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文通过介绍世界气象日当天各地开展的气象科普活动,如为学生普及知识、指导农民观测、开放科普场馆等,展现了各地为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公众气象关注度所做出的努力,凸显了在“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主题下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