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清明时节潮新闻推出的特别策划“见字如面——写给远行人的一封信”展开,讲述了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徐彦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通过回忆父亲豁达的生活态度、高洁的品格以及人们对他的高度评价,展现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又是一年清明即将来临。
每年当大地复苏、春暖花开之际,我们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些已经悄然离开我们的人。
人生常常就是这般无奈,当我们满心欢喜地约定好下次再见之时,命运却常常不如人愿。然而,或许正是这份未能实现的遗憾,让我们将那些离去之人深深地铭记在了心底。
潮新闻·钱江晚报再次精心推出清明节特别策划“见字如面——写给远行人的一封信”,旨在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思念化作一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你是否也有许多心里话想对远去的亲友倾诉?如果是,不妨到“钱报朋友圈”发帖,用文字寄托你的无尽哀思。
展开信件,仿佛故人就在眼前。就让我们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春天,与最爱的他(她)再次“相逢”。
这封信,出自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博导徐彦之手,一字一句,都饱含着对父亲的无尽思念。
2018年,北京天安门广场留影
豁达生活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极少生气的人,这一特质在家庭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他对待同事、亲戚朋友以及邻居始终和蔼可亲、客客气气,从不与人发生冲突。即便遭遇委屈,甚至被人冤枉,他也总是一笑而过,看得十分开。
记得有一次,父亲替学校里的一位代课老师代领了工资,并且很快就转交给了那位同事。然而,后来对方却坚称父亲没有把钱交给他。父亲被缠得没办法,又担心母亲知道后会操心,只好私下向别人借钱,再次把钱给了那位老师。不久后,那位代课老师离开了学校。从那以后,父亲每次提及此事都会感慨,钱财往来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在涉及大笔钱款进出时,一定要有借据和收据。
父亲向来不喜欢麻烦别人,但对身边人的请求却总是有求必应。因此,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很乐意与他打交道。尤其是他担任总务主任的那几年,整天在校园里忙碌奔波,常常是一件事情还没处理完,另一件事情又接踵而至。尽管父亲在学校里担任过多年的各种主任职务,但他很少向校长提出晋升的要求。所以,他很晚才评上中学一级教师,更没有去争取评高级职称。
后来父亲生病了,即便身体虚弱,他依然十分要强,不喜欢麻烦护工,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每次我陪他去医院,他总是觉得耽误了我的工作,心里过意不去。我安慰他说没关系,在医院陪护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休息。
退休前的几年,父亲教了几年劳技课。那段时间,他迷上了手工拼图,制作了许多手工作品摆放在家里,还指导学生获得了一些奖项。退休后,他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不断自学新的爱好,如用五笔打字、编辑文档和表格、摄影、练习八段锦等。
父亲在退休前两年的体检中被查出患有肺癌,随后便开始了手术和持续的化疗。他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清楚,但从未被病魔打倒,始终积极配合治疗。他对生死看得很淡,认为自己能够从农村走出来教书,又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这辈子已经很满足了。他不止一次地说,不管病情如何,多活一天就是赚到一天,每天都要开开心心地度过。
退休在家后,父亲一边养病,一边坚持打八段锦、散步,还承担了做饭、洗碗等家务,日子过得十分充实。在生病的八年半时间里,家人从未听到他唉声叹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坦然面对。
2010年,杭州六和塔留影
身后令名
父亲在学校担任总务主任多年,学校的物资采购工作都由他负责。有些供货商提出可以给回扣,但父亲严词拒绝了。他说,如果这次拿了回扣,虽然当时可能没人知道,但继任者办事时肯定会察觉,而且会认为他拿了很多回扣。所以,父亲经常告诫我,要凭自己的本领和劳动挣钱,不该得的钱一分也不能要。
平时我很少长时间待在老家,在父亲病重到去世那段时间,我在老家待了很久。在各种场合与陌生人交流时,发现很多人是父亲的同事或学生。大家对父亲的评价高度一致,都认为他敬业、随和,对他的患病和去世深感惋惜,觉得是老天没有眷顾这位好人。
父亲去世后,老领导、同事、学生、亲戚朋友、乡亲们都前来为他送行。远在丽水的老同事因为要上课无法亲临,还专门写了纪念文章来吊唁他。一位同事称赞父亲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我想这应该是对他一生的最高褒奖了。
一个人去世后,起初大家都会记得他的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逐渐模糊,仿佛这个人从未在世上出现过。只有他的妻子、儿女还会时常念叨他,在梦里与他相见,在无眠的夜晚想起他。然而,妻子、儿女也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最终也会尘归尘、土归土。所以,千古留名其实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即便伟人们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笔,后人也往往只记住了他们的丰功伟绩,而忽略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着喜怒哀乐的鲜活生命。
为了记录这个伟大时代中一位普通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为了在我垂垂老矣时仍能清晰地想起我的父亲,为了让我的儿孙了解他们的根在哪里,我特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本文通过潮新闻的清明特别策划引出徐彦教授对父亲的思念,详细描述了父亲豁达的生活态度、高洁的品格以及人们对他的高度评价,展现了父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徐彦教授写作此文,不仅是为了追忆父亲,更是为了记录家族的传承,让后人了解家族的根脉。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