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申请的“应用资源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专利展开,介绍了专利的相关信息、技术内容,还提及了工商银行的企业概况。
据金融界2025年3月25日发布的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开信息表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一项极具创新性的专利申请。该专利名为“应用资源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其公开号为 CN 119668996 A,申请日期定格在2024年12月。
从专利摘要来看,此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领域颇为前沿,涵盖了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它推出了一种全面的应用资源监控体系,包括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其中,核心的方法包含以下关键步骤:首先,获取业务应用层日志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业务应用层日志数据中包含了目标监控应用资源信息。接着,依据这些目标监控应用资源信息,确定各目标监控应用资源的当前记录值。最为重要的是,一旦确定目标监控应用资源的当前记录值达到预警临界值,系统就会迅速生成该目标监控应用资源的预警信息。通过这样一套科学严谨的流程,该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敏锐且及时地察觉应用系统中资源使用的异常问题,大大提高了应用资源监控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这不仅有助于优化应用系统的运行性能,还能显著增强其稳定性,为金融业务的顺畅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身。根据天眼查资料,这家成立于1985年、坐落于北京市的企业,主要从事货币金融服务。其企业注册资本高达35640625.7089万人民币,实缴资本也达到了24800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的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活跃的商业版图。它共对外投资了30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多达5000次。在财产线索方面,拥有商标信息981条,专利信息更是多达500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76个行政许可,这一系列的数据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工商银行在金融领域的雄厚实力和广泛影响力。
本文介绍了中国工商银行在2024年12月申请的“应用资源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专利,阐述了该专利在应用资源监控方面的技术内容和优势,同时介绍了工商银行的企业概况,体现了其在金融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