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梧桐山:130多年前的蝴蝶发现终获活体验证

1888年英国博物学家在湖北长阳搜集到中华虎凤蝶标本,2024年中国昆虫学家张松奎在长阳梧桐山找到其活体,验证了130多年前的发现。此后当地围绕中华虎凤蝶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和科普活动,村民也积极参与,有望为当地乡村旅游增添文化标签。

在昆虫世界的探索征程中,一段跨越百年的蝴蝶故事在湖北长阳徐徐展开。

回溯到1888年4月,一位英国博物学家踏上了湖北长阳的土地。在这片充满自然奥秘的地方,他搜集到了一只独特的蝴蝶标本。而后,经昆虫学家的专业鉴定,这只蝴蝶被确认为一个全新的物种——中华虎凤蝶。时光流转,130多年后的2024年3月,中国昆虫学家张松奎的身影出现在了长阳梧桐山。他凭借着坚韧的探索精神和专业的知识,成功找到了中华虎凤蝶的活体,这一发现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验证了130多年前英国人的那次重要发现。

长阳梧桐山:130多年前的蝴蝶发现终获活体验证

张松奎在梧桐山找到的中华虎凤蝶

故事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有一行人来到梧桐山探寻中华虎凤蝶的踪迹。陈万侨当时并不知晓,这行人中领头的正是著名昆虫学家、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馆长张松奎。张松奎通过普拉特留下的珍贵文献资料,一路循迹找到了梧桐山。然而,天公不作美,当时连日大雨倾盆而下,恶劣的天气条件让他们在这次探寻中未能找到中华虎凤蝶的身影。不过,他们在陈万侨的热心引领下,在山间的林木之中有了意外的发现——许多细辛(当地俗称马蹄香)。原来,这种植物正是中华虎凤蝶喜欢栖身产卵的理想之所。

2024年3月11日,张松奎一行再次怀着期待来到梧桐山。幸运之神终于眷顾了他们,当天下午,一只中华虎凤蝶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第二天上午,他们更是再度拍到了一只刚刚羽化的中华虎凤蝶。由于中华虎凤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物种,他们不能捕捉其制作标本,只能用电子影像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

清江之畔建起模式产地纪念馆

张松奎的这次野外调查收获颇丰,不仅为昆虫学界带来了重要的发现,也在梧桐山的村民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覃学柱是一位从梧桐山走出去的公务员,2023年刚刚退休。他一直怀揣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致力于挖掘和保护家乡的文化。就在张松奎刚离开梧桐山时,覃学柱正好回到老家。当他听乡亲们说起有人来此寻找蝴蝶的事情后,心中不由一动。他惊讶地发现,这么多年来,当地人对中华虎凤蝶产地这件事竟然一无所知。

长阳梧桐山:130多年前的蝴蝶发现终获活体验证

志愿者队伍

蝴蝶纪念馆建成后,覃学柱积极行动起来。他在晒谷坪村募集了100多名志愿者,共同参与到梧桐山的中华虎凤蝶保护行动中来。这些志愿者主要由梧桐山村民组成,其中村“两委”干部也积极响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都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覃学柱表示,希望通过志愿者的力量发动乡亲们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比如不挖马蹄香、不打除草剂等。同时,大家还要自觉掌握中华虎凤蝶的相关知识,主动承担对外科普的义务。

有一天,覃学柱组织了32名志愿者,深入山林巡查细辛的生长情况,他们满心期待能发现中华虎凤蝶的踪迹。然而,遗憾的是,虽然细辛在山林中随处可见,但由于今年气温回升偏晚,暂时还没看到中华虎凤蝶的身影。

专门从潜江赶来梧桐山寻蝴蝶的爱好者郭浩说,虽然这次没拍到中华虎凤蝶,但他也见到了圆翅勾粉蝶等好几种罕见蝴蝶。他坚信,如果继续保持好这里的生态环境,中华虎凤蝶会一直在这里生活下去。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派驻晒鼓坪村的驻村书记苏勇表示,村民自发保护中华虎凤蝶这张生态名片,可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增添独特的文化标签。

本文围绕中华虎凤蝶展开,从1888年其标本被发现,到2024年活体被验证,再到当地开展保护和科普活动,展现了对这一珍稀物种的探索与保护历程,同时也体现了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136.html

(0)
煮酒氤氲煮酒氤氲
上一篇 2025-03-25
下一篇 2025-03-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