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DT2025上备受关注的维信诺ViP技术全家桶,包括其展出的不同尺寸显示屏,阐述了该技术无FMM重构生产范式的创新流程,以及在基础性能、画质、显示器件结构、运营效率等多个维度的技术突破,最后提到全球首条搭载ViP技术的第8.6代AMOLED生产线正在推进。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ICDT2025国际显示技术大会上,维信诺带来的ViP技术全家桶无疑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展会现场,维信诺精心展出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显示屏产品。其中,14.2英寸的柔性ViP AMOLED显示屏,以其独特的柔性设计和卓越的显示效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同时展出的还有6.88英寸的手机屏和1.5英寸的手表屏。这些不同尺寸的显示屏集中亮相,不仅充分展示了维信诺ViP技术的成熟度,更让人们看到了ViP技术从消费电子领域拓展到商业显示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无FMM重构生产范式
传统的FMM(精细金属掩膜版)工艺在显示领域应用多年,但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难以克服的瓶颈。比如,材料利用率较低,仅仅约为30%,这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加工精度不足,难以突破800 ppi的限制,影响了显示的清晰度和细腻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维信诺的科研团队另辟蹊径,在ViP技术中创造性地引入了半导体光刻工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三步创新流程。
第一步是整面蒸镀。在TFT背板上完成单色发光层的蒸镀工作,为后续的显示效果奠定基础。第二步是光刻图形化。通过先进的曝光和刻蚀技术,精准地保留目标像素,确保显示的准确性和精度。最后一步是薄膜封装迭代。重复前面的流程,完成RGB全彩堆叠,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彩色显示。
此外,维信诺还通过独特的隔离柱结构实现了子像素的物理隔离。这样一来,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地进行膜层设计优化,成功解决了传统方案中RGB性能相互制约的难题,进一步提升了显示的效果和质量。
技术突破的乘数效应在多个维度显现
在基础性能层面,维信诺ViP技术堪称一项“平台”技术。它就像一个强大的放大器,搭载相应的显示技术后,能够将AMOLED的性能优点进一步放大。例如,ViP技术拥有69%的开口率,再配合Tandem叠层架构,能够让面板的亮度和寿命在数量级上得到显著提升。这一特性为车载显示在烈日环境下的可视性提供了终极解决方案,即使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车载显示屏也能清晰地显示各种信息。
在画质维度上,维信诺ViP技术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人眼敏感的色偏问题被压缩至JNCD<1.0,再加上其具备100%以上的色域保持能力,能够实现近乎完美的视觉还原,让用户享受到更加真实、生动的色彩体验。同时,在超高清显示方面,该技术支持1700 ppi真实RGB排列,成功突破了AR/VR领域的纱窗效应,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更具革命性的是,维信诺ViP技术彻底重构了OLED显示器件结构的底层逻辑。它采用微米级独立封装技术,使水氧阻隔能力提升了3倍,可靠性升级达到了工业级标准,有效解决了OLED怕氧怕水的问题。而且,光刻工艺带来的设计自由度,让异形切割、透明显示等差异化形态有了突破物理限制的能力,为显示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运营效率方面,搭载维信诺ViP技术的产线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它能够在单一厂房内生产从1英寸到80英寸的多种类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传统FMM工艺所需的高昂开模成本被大幅削减,再配合排版率提升带来的柔性生产能力,使得中小尺寸定制化面板能够实现经济性量产。这种灵活的生产模式不仅能更好地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还能加速OLED向中大尺寸领域的渗透,更会在XR设备等新兴市场建立起先发优势。
目前,全球首条搭载ViP技术的第8.6代AMOLED生产线正在加速推进。这一生产线的建成和投产,将进一步推动AMOLED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加速AMOLED时代的到来。
本文介绍了维信诺ViP技术全家桶在ICDT2025上的展示情况,阐述其无FMM重构生产范式的创新,以及在基础性能、画质、器件结构和运营效率等多维度的突破,全球首条搭载该技术的生产线推进预示着将加速AMOLED时代的到来,为显示行业带来新变革。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