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推广骗局大曝光,消费者如何维权?

本文主要揭露了短剧推广行业存在的多种骗局套路,包括以“免费教学”诱导用户办卡、交钱,拉新分佣却设置提现门槛等问题,同时给出了消费者维权建议和行业规范的方向。

在当今网络时代,短剧推广成为了一种热门的新兴行业,但其中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骗局。

短剧推广骗局大曝光,消费者如何维权?

一些商家为了获取利益,想出了各种花样繁多的手段。比如,有些商家以“工作卡”为诱饵,忽悠用户办理所谓的专用电话卡。于先生就有过这样的遭遇,“商家声称这个卡是和官方合作的,会有流量扶持,办好卡后还会发放一个短剧推广的课程。可实际上,办卡和推广根本没有任何关联,所谓的课程也是在网上随处都能搜到的毫无价值的水课。”于先生在看到推广群里不断有新人加入,且商家不停地催促大家办卡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商家是靠开卡来赚取利润的。

除了这种办卡骗局,还有不少以“免费教学”为幌子吸引用户入群的商家。他们常常以名额有限、限时优惠等理由,催促用户交钱购买相关项目。有一位商家在群里宣称:“给大家争取到了优惠,原本价格是4880元,现在最低只需2880元。”

套路二:拉新分佣,到账分红难提现

除了上述“免费教学”的骗局外,有些“短剧推广”的套路更为隐蔽。处于职业空窗期的孙女士,在社交平台看到短剧推广的帖子后,在客服人员的引导下,注册了一款短剧推广App。客服人员信誓旦旦地说:“按照链接流程注册会员,成功后就可以推广短剧,一天就能拿到佣金,拉新人入会还可以分红50元。”

然而,当孙女士成功拉到新用户下载入会后,询问佣金何时能够到账提现时,却得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答复:“新用户要充值99元的会员才算有效拉新,满500元才能提现。”

在短剧推广平台上,拉新人入会可以获得佣金似乎已经成了默认的规则。一位商家介绍说:“邀请好友推广的人数越多,代理的等级就越高,最高可以返3%的推广奖励。”

短剧推广骗局大曝光,消费者如何维权?

而且,若想把平台赠送的新手推广得到的本金和分红提现,还要先付费推广其他短剧,等本金和收益满200元之后才能申请提现。而目前,该平台短剧推广的起投金额最低为300元,最高达159000元。

法律人士李洪江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96条规定,平台单方设定“最低提现200元”且未显著提示,涉嫌侵害用户的知情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规定,商家规定“必须再付费推广满200元”才能提现,属于通过不合理限制剥夺用户财产处分权,属无效格式条款。

“设置提现门槛的方式构成格式条款,应属无效。当用户完成新手任务后,账户内约为98元,也就是88元本金和10元分红;由于未达到200元因此无法提现,这实际上是强制用户继续投入资金。”李洪江解释道。

在该平台的“VIP交流群”中,已经有9603位用户,不少“老手”还在欢迎新用户入群,并晒出自己赚到的佣金流水。但先交推广金,等推广周期结束后真的可以拿到本金和分红吗?

曾经在该平台上参与过短剧推广的林女士表示:“达到提现门槛后,尝试提现多次都显示资金冻结。”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上,以“短剧推广”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979条相关投诉,大多集中在“虚假宣传”“拿不到佣金”“无法退款”等领域。而单独搜索“陆元影视”,共有173条有关投诉,其中一条直指“账号封禁、资金提现冻结”。

短剧推广骗局大曝光,消费者如何维权?

知名商业顾问霍虹屹表示,无论是哪种套路,那些打着“财富自由”噱头吸引用户入局短剧推广从而缴费的现象,本质上是抓住了当代人对副业、自由收入、低成本变现的渴望,然后用夸张的数字、稀缺的案例制造“FOMO(错失恐惧)效应”。

李洪江认为,消费者如果不慎掉入此类套路,首先需要进行证据固定,保存课程宣传页面、聊天记录、支付凭证、平台规则截图等;同时,依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5条规定,向市监部门投诉。而对于行业来说,要及时出台有关短视频推广营销合规指引,明确收益承诺的披露标准及合同解除权条款,促进良性发展。

本文详细揭露了短剧推广行业中存在的以“免费教学”诱导办卡交钱、拉新分佣设置提现门槛等骗局套路。这些骗局利用消费者对财富的渴望,设置重重陷阱。消费者一旦陷入,不仅难以获得预期收益,还可能面临资金损失。建议消费者增强防范意识,不慎受骗时及时固定证据并向相关部门投诉,同时行业也需出台规范指引促进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198.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3-26
下一篇 2025-0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