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2025年长江流域汛期预测情况,包括气候年景、降水量分布等,同时回顾了2024年应对水情灾害的相关工作。
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获取到一则重要消息。预计在今年的汛期,长江流域将会呈现出涝旱并存的局面,而且总体的水量状况偏枯。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长江中游干流附近区域以及鄱阳湖、洞庭湖两湖水系的北部,有可能会发生阶段性的干旱情况。
依据最新的预测结果,在2025年汛期(4~10月),长江流域的气候年景总体表现偏差。整个流域的降水量处于正常偏少的状态,并且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具体来看,长江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基本保持正常水平,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量则正常偏少。到了主汛期(6~8月),长江流域的降水量进一步减少。其中,长江上游依然基本正常,中下游的降水量明显偏少,中游干流附近的降水量偏少幅度可能会达到2成以上。
回顾2024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采取了旱涝同防同治的策略,大力强化水工程的统一联合调度工作。通过这些有力的举措,有效地应对了长江3次编号洪水、汉江1号洪水以及汛末极端枯水等严峻的水情状况,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和干旱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灾害损失。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纳入长江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的水工程一共有127座(处),这些水工程的总调节库容达到了1169亿立方米,总防洪库容为706亿立方米。
本文围绕长江流域的水情展开,先是介绍了2025年汛期长江流域可能出现涝旱并存且总体偏枯、部分区域有阶段性干旱的情况,又回顾了2024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对水情灾害的工作成果,凸显了应对长江流域复杂水情的重要性和相关工作的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