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报道了2025年3月最后一周公募基金市场迎来发行热潮的情况,包括新发基金规模、产品类型、发行节奏等方面的变化,并分析了市场回暖的原因。
在2025年3月的最后一周,公募基金市场宛如被点燃的火焰,迎来了新一轮的发行热潮。
截至3月23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内新发基金规模成功突破2200亿元大关。其中,权益类产品的表现尤为亮眼,不仅在规模上占比显著提升,而且发行节奏明显加快,整个市场呈现出“量质齐升”的积极向好态势。与此同时,本周(3月24日 - 28日)基金新发市场热度依旧不减,权益类基金占据了主导地位。自由现金流主题ETF、红利策略指数基金等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密集登场,主动管理型基金也重新获得了市场的关注,这一系列现象折射出市场对于结构性机会的期待与满满的信心。
自由现金流ETF“霸榜”
根据Wind数据显示,3月24日 - 28日期间,将有20只新基金投入发行。在这其中,权益类基金多达14只,占比高达70%。从产品结构来看,被动指数型基金仍然是主力军。在10只产品中,包含了易方达、银华、华宝基金旗下的多只自由现金流主题ETF,还有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科创板50ETF等工具型产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由现金流主题基金成为了本周基金市场的最大亮点。在首批12只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于3月18日上报之后,本周易方达、银华、华宝等机构加速了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其中,易方达、银华基金将发行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华宝基金则将发行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此前,国泰、华夏旗下已成立的自由现金流ETF规模分别达到了25.15亿元和19.11亿元,并且在上市之后持续吸引资金流入。据了解,目前全市场已经有27家机构布局此类主题基金,28只产品正在排队候批,一场激烈的发行“大战”可谓是蓄势待发。业内人士指出,自由现金流指标因其具有稳定的分红潜力和抗周期特性,正逐渐成为机构争夺的新赛道。
此外,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A、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A、招商资管中证A500指数增强A、华宝深证100指数A、鹏华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等指数相关产品,也将于本周正式面市。
与此同时,主动管理型基金也不甘落后。本周,鑫元基金推出了由“私返公”老将陈立执掌的混合偏股基金鑫元鑫领航,富国基金则推出了量化老手方旻管理的富国致盛量化选股,这显示出基金公司在主动权益领域采取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市场波动逐渐趋缓,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再度受到市场关注。近期,近30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净值创下历史新高,这进一步提振了资金入场的意愿。
在债券型基金方面,本周有三只纯债基金发行,分别为合煦智远欣悦利率债A、长信稳瑞纯债A、摩根60天持有A。
年内权益类基金新发占比超四成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截至3月21日,年内新发基金规模达到了2195.82亿元。其中,权益类产品(包括股票型与混合型)发行规模达到963.1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占比达到43.86%。尤其在3月以来,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已经超过358亿份,占比突破50%,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品类。这一变化既反映了在A股市场回暖的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回升,也体现了基金公司对于权益类产品的重点布局。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年内公募基金发行节奏明显加快。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最长的募集时间为92天,最短的当日就结束了募集。记者统计发现,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新产品的认购天数中位数和平均认购天数均有所减少。中位数为14天,平均认购13.37天,分别同比缩短了1天和2.86天,这显示出市场认购效率得到了提升。还有多只基金提前结束了募集。Wind数据显示,在583只年内新成立的基金中,152只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占比达到26%。“日光基”的数量达到了20只。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基金新发市场的回暖,与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投资者理念转变密切相关。一方面,注册制全面落地、科创板综合指数推出等政策红利,为权益类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底层资产;另一方面,投资者逐渐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配置,对工具化、细分领域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此外,产业升级催生的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领域投资机会,为主动管理型基金创造了阿尔法捕获空间。
2025年3月公募基金市场发行火热,权益类产品占比显著提升,自由现金流主题ETF等创新产品和主动管理型基金表现突出,发行节奏加快。市场回暖与政策红利、投资者理念转变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密切相关。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