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详细阐述了其在驱动行业数智化、赋能美好生活以及提供治理新思路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
2025年刚刚开启,深度求索(DeepSeek)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科技领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风暴”,迅速成为人们热议的高频词汇。与此同时,在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等关键概念被郑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人工智能这一强大引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焕发出全新的面貌。
驱动行业数智化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日益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中冶赛迪信息产品部机器视觉产品部部长庞殊杨向记者介绍,人工智能大模型主要实现了两个重要功能。其一,原本操作工人需要用肉眼直接观察1600多度火焰的画面,现在通过屏幕就可以清晰呈现,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难度和危险系数;其二,AI智能算法能够智能识别当前冶炼的状态,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操作工人,从而帮助工人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质量。
位于福州长乐区的福建福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各尺寸液晶面板、LCD显示模组等新型显示设备的企业。过去,传统生产线在生产面板显示模组时,只能依靠人工抽检,难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产品质量。如今,该公司运用机器视觉和AI等先进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改造,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
赋能生活更美好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全面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好帮手”。
3月20日至23日,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从清洁电器到智能厨电,从影音设备到儿童科技,全球千余家参展企业齐聚一堂,全方位展示了AI如何为智慧生活赋能。
3月20日,一位参观者(右二)在体验智能手表的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功能。
李淼(右)在和团队成员调试机器人灵巧手。
据李淼介绍,该人形机器人不仅要具备人机对话功能,还需要拥有强大的人机物理交互能力。例如,当机器人递送咖啡时,需要保持液体平衡并具备温度感知功能。为此,他们正在逐步在机器人的手上集成更多的多模态传感器。
此外,李淼还表示,多智能体协同作业是该团队未来需要攻克的技术挑战和具体落地场景。例如,一台机器人负责制作咖啡,另一台机器人负责送咖啡,实现多个机器人之间的高效协同作业。
提供治理新思路
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变革,再到丰富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也得到了多地政务系统的高度青睐。
近日,常州市钟楼区通过“政飞云”AI管理平台低空政务巡查项目,利用无人机搭载AI技术,为城市治理安装了一双“云端之眼”,实现了巡查效率与治理能力的双重提升,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昆山市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慧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政务服务,开发了多个“切口小、方法巧、效果灵”的AI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社会治理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
3月22日,在位于江苏无锡的天奇股份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实训基地,工程师在调试人形机器人。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将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旨在抓住这次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重大机遇,将我国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本文围绕2025年人工智能的发展,阐述了其在行业数智化、生活赋能、政务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影响力。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推进,它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各领域带来更多的变革和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