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舌苔的形成、正常状态,以及舌苔变厚的生理因素和可能导致舌苔异常的疾病,还提到了儿童常见的地图舌相关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每个人的舌苔颜色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舌苔也会有所变化。有的舌苔白白薄薄的,就好像撒了一层糖霜;有的白白厚厚的,宛如刮了腻子一般;还有的黄黄厚厚的,恰似油煎的鸡蛋边。那么,这些不同的舌苔表现,究竟与我们的健康有没有关系呢?
舌苔是什么?
舌苔其实就是覆盖在舌背表面的一层苔状物。它是由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食物残渣、细菌、唾液以及代谢产物混合而形成的。
具体来讲,在我们人体内,口腔和舌体的黏膜细胞会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脱落的上皮细胞会混杂在唾液当中,而唾液里含有多种物质,比如黏蛋白等。这些成分会和脱落的细胞一起附着在舌体表面,从而形成舌苔。与此同时,我们在进食的过程中,食物残渣也会残留在舌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残渣会和口腔中的其他成分相互混合,成为舌苔的一部分。
我们的口腔就像是一个微生物的“大世界”,里面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分解食物残渣,它们的代谢产物也会附着在舌体表面,参与到舌苔的形成过程中。
在正常情况下,舌苔是薄而均匀的,呈现出淡白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淡红舌,薄白苔”,它是口腔和消化系统健康的标志之一。
舌苔变厚,大部分情况都不用担心
舌苔的薄厚和口腔细胞的脱落更新速度是有关系的。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候,脱落的细胞增多,堆积在舌面,舌苔就会增厚;反之,舌苔就会变薄。所以,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新陈代谢都会存在差异,舌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理因素也会导致舌苔变厚:
唾液分泌的差异
唾液能够很好地冲刷舌面,减少食物残渣、细菌和脱落细胞的堆积。当唾液分泌量减少时,舌苔就容易增厚。另外,唾液的黏稠度也会对冲刷作用产生影响,唾液黏稠的人,舌苔往往比唾液清亮的人要厚。
饮食习惯的影响
长期食用流食或软食的人,舌面缺少摩擦,自然清洁机制被削弱,舌苔就容易变厚。而且,富含脂肪的油腻食物(像火锅、烧烤、煎炸食品等)、高蛋白饮食,可能会促进舌苔增厚。
口腔卫生的影响
口腔卫生是影响舌苔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食物残渣和细菌在舌面上堆积,就会导致舌苔变厚。
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舌苔出现异常
1、消化系统功能失调
胃肠动力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比如胃炎、便秘)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代谢废物堆积,从而使舌苔变得厚腻、发黄。
2、感染或炎症
当我们感冒、发烧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唾液分泌减少,舌运动也会减少,口腔内细菌就会大量增殖,这可能会导致舌苔增厚。
如果舌黏膜被真菌感染,舌苔就会像一层厚厚的奶酪一样紧紧黏附在舌背上。
3、某些全身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口腔内细菌增殖和代谢产物增加,舌苔会变黄变厚,同时唾液分泌减少,导致舌苔干燥。肝病或代谢综合征等疾病,也会出现长期舌苔过厚的问题。
4、其他疾病
贫血、维生素B2、叶酸缺乏会导致舌乳头萎缩,舌背变得光滑没有舌苔,形成“镜面舌”。
△萎缩性舌炎(镜面舌或光滑舌)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一些药物,也会导致舌苔异常。比如长期或大量服用抗生素,会破坏口腔内菌群平衡,导致个别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引起舌苔增厚。
一些药物(如阿莫西林、氯霉素)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黑色素,导致舌苔变黑;长期使用氯己定漱口液、服用铋剂也会导致舌苔染色变黑,不过停药后这种情况是可以恢复的。
一些抗抑郁和抗精神病类药物,会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不利于舌的自洁作用,导致舌苔变厚。
需要注意的是,舌苔只是身体内部环境失衡的外在表现,它本身并不是这些疾病的直接原因,也不能作为疾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小朋友,家长们可能有时候会发现,孩子的舌头上红一块、白一块,周围还有一圈隆起的边缘,形状蜿蜒曲折,就好像是一张地图。这种情况很形象地被称为“地图舌”。
地图舌又叫剥脱性舌炎、游走性舌炎,它的主要症状是舌背出现暂时性的丝状乳头剥脱消失,病变部位较浅,并且会逐渐向四周扩散,形成外形不规则的地图状。这是一种良性、非感染性的慢性复发性口腔炎症状态,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但在儿童时期更为常见。
地图舌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精神心理(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劳累、失眠等)、营养(消化不良、维生素B族缺乏、缺锌、贫血等营养问题与地图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免疫(地图舌多见于过敏体质人群)等因素有关,儿童龋齿、乳牙萌出刺激等局部因素也可能诱发地图舌。
地图舌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大家不用过于焦虑。如果确实影响到生活,可以在专科(儿科、口腔科)医师的指导下,尽可能找到病因,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向,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饮食调理:保持饮食均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刷牙、漱口。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
本文围绕舌苔展开,先介绍了舌苔的形成及正常状态,接着阐述了舌苔变厚的生理因素和疾病因素,还提到了儿童常见的地图舌相关知识。提醒人们舌苔是身体内部状况的外在表现,虽不能作为疾病诊断标准,但可通过观察舌苔变化关注自身健康。同时针对地图舌给出了日常注意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