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河南技能人才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紧密联系。介绍了河南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以及技能人才如何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讲述了像江海龙这样的青年技能人才成长故事,最后提到校企合作和即将举办的全国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服务“四高四争先”工作部署的进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需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积极创造高品质生活。而技能,无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河南省紧密围绕“7 + 28 + N”产业链群,持续推进技能人才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高达195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634万人,这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国第二,彰显出河南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今年9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在郑州盛大举办。这场盛会为河南省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绝技、施展身手、促进成长的广阔舞台。为了全面展示我省技能人才队伍的崭新风貌,生动体现产业与人才共同进步的新成果,本报自今日起特别推出“迎国赛豫出彩·技能向新行”系列报道,诚邀广大读者关注。
在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生产基地,上演着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惊人发展奇迹。这里一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整车,3秒钟便可下线一支动力电池电芯。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更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2024年,比亚迪郑州基地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4.5万辆,同比增长169.8%;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也达到了68.1万辆,同比增长117.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画面中,郑州交通技师学院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们正在认真上课。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匮乏的现状,河南省紧紧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制度。随着这些制度的逐步落实,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青年在选择中成长
“新能源汽车生产涵盖焊装、涂装、底盘装配、总装装配、整车调试等多个环节,其中底盘装备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在这个环节要安装动力系统,它直接决定着汽车能否正常行驶。我在底盘车间工作,主要负责安装底盘上的各种零部件。”江海龙说道。
3月23日,在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面对车间里各种智能化的操作工具,21岁的江海龙显得十分从容。这些工具他在学校已经反复操作过无数次,底盘结构和零部件的相关知识,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也早已铭记于心。
当年,高一仅上了半年的江海龙就毅然决定投身技能领域。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相中”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他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学好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总量将达到120万人,而人才缺口预计高达上百万人。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技能人员约为10万人,人才缺口极为突出。
2021年,江海龙从老家鲁山县来到省会郑州,踏入了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的大门。这位山乡少年从此坐在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的前沿课堂上。
人才在政策中“绽放”
江海龙来到郑州学习技能的那一年,河南省为了推动劳动者通过技能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加快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素质红利的转变,印发了相关方案,高质量推进“技能河南”建设,为全省技能人才队伍的壮大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在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一心钻研技能的江海龙被选拔进入学校的宇通定制班,成为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育的对象。他还在第二届河南省绿色制造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装调工赛项中斩获奖项。
江海龙所在的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300多名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能人才,他是其中的佼佼者。对于已经拿到智能网联汽车技能技师等级证书的他来说,企业对他的技能水平高度认可,热烈欢迎他到宇通工作。
“学习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能并不轻松,电子电路、编程等技术都需要掌握,动力系统出现故障时更要能够熟练修理。但我并不觉得困难,反而乐在其中。自己喜欢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我也不觉得累。”他说,现在在企业生产车间,周围都是技能高手,他们生活富足,工作稳定,家庭幸福,他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美好前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河南人才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长林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大量顶尖、领军的创新人才,也迫切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河南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技能成才、技能增收的成效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技能人才队伍的跨越式发展和跃迁式壮大,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产”与“才”双向奔赴
2023年4月,比亚迪产能最大、用工最多的整车生产基地在郑州航空港区正式投产。自投产以来,郑州比亚迪急需大量技能人才的加入。
“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比亚迪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深刻认识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于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校企合作经理杨双喜说。
如何尽快招聘到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成为了一个重要途径。3月21日上午,郑州交通技师学院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暨产业学院共建启动仪式在学院南广场举行。杨双喜表示,比亚迪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比亚迪产业学院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习实训等环节,与院校共同培养既懂理论又精通实践、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优秀技能人才。
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下半场,步入智能化阶段。这意味着技能人才也必须“换挡提速”,向智能领域迈进。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河南持续推行“岗位需要 + 技能培训 + 技能评价 + 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致力于培育更多行业产业急需紧缺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再过6个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在郑州举办。届时,职业技能大赛的“风向标”作用将在我省得到充分发挥,必将引导全省更多青年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本文围绕河南技能人才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展开,展现了河南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成果,包括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通过江海龙等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故事,体现了政策对人才的支持和培养。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输送了技能人才,满足了产业发展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河南也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即将举办的全国技能大赛将进一步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壮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