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蒙牛乳业2024年全年业绩发布会展开,详细介绍了蒙牛在过去一年面对多重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和取得的成果,包括业绩数据、各业务板块表现、战略布局、企业管理、渠道建设等方面,还提及了蒙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信心。
在3月27日,蒙牛乳业(股票代码:2319.HK)于香港隆重召开了2024年全年业绩发布会。在2024年,国内市场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同时行业也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蒙牛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不过,蒙牛并没有退缩,而是全面推进“一体两翼”战略。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不断提质增效。经过一年的努力,蒙牛全年实现收入高达886.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了2.4个百分点,达到了39.6%;经营利润达到72.6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达到了8.2%。
从公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蒙牛对旗下“贝拉米”的商誉和相关无形资产进行了减值拨备,联营公司“现代牧业”也出现了乳牛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以及相关商誉减值的情况。尽管这两项因素使得蒙牛2024年的净利润有所下降,但却为其未来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确定性。蒙牛在公告里明确表示,为了积极提升股东回报,2024年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20亿元,这也充分彰显了其对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
在业务发展方面,蒙牛的冰淇淋业务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铺市,加快了结构升级的步伐。其中,“绿色心情”表现十分出色,蝉联豆冰品类第一。国内奶粉婴配业务也重回增长轨道,“瑞哺恩”实现了双位数增长,“悠瑞”则紧抓银发经济机遇,专门为中老年人群打造专属配方。海外奶粉品牌“贝拉米”不断巩固其“澳洲有机奶粉销量第一”的地位,并且在东南亚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奶酪板块完成了业务整合,通过协同发展提质增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在全面巩固核心基本盘的同时,蒙牛积极布局“营养健康平台”和“海外平台”,努力打造立足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朝着“大健康”和“世界牛”的目标加速迈进。
在“营养健康平台”上,蒙牛进行了长线布局,大力发展乳品精深加工业务,力求将原奶的价值“吃干榨尽”,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同时,蒙牛以研发创新为驱动力,加速开拓专业营养、功能营养等新赛道,并加快商业化应用。比如,蒙牛孵化推出的专业运动营养品牌“迈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在运动人群中迅速发展,建立起了包括液体蛋白、有氧运动、蛋白棒等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
在企业管理层面,蒙牛管理层深刻反思,向内挖掘潜力。一方面,通过降低各项行政开支和管理费用,严格控制资本支出,实现了成本的有效管控;另一方面,立足企业文化强化组织建设,积极打造更加扁平、高效和敏捷的组织。全面树立用户思维、客户思维、经营思维、全链条思维、终局思维和底线思维“六大思维”理念,通过推动思想认知的转变,进一步激活组织效能,强化战略落地,驱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在渠道建设方面,蒙牛顶住自身压力,主动调整渠道库存,坚定执行稳定价盘策略,主动控制发货节奏和发货量,使得下半年库存健康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蒙牛通过AI构建模型驱动的数智化端到端流程营体系,加速实现渠道销管费用的可视可控,终端门店在线化,全面助力下游渠道结构优化。
另外,公告显示,2024年蒙牛经营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入为人民币83.3亿元,同比表现十分稳健,这为加大回馈股东打下了坚实的财务基础。基于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蒙牛宣布现金分红总额达20亿元,持续为股东创造更好的价值和回报。
立足乳业核心价值 长期建设三大能力
2024年,蒙牛紧紧立足乳业“营养”这一核心价值,持续建设品牌引领、创新研发、数智转型“三大能力”,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来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需求。
蒙牛始终坚持数智转型,全力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旗下宁夏工厂荣获世界经济论坛颁发的“灯塔工厂”称号,成为了中国乳业首家、全球液态奶首家获此认证的数智化工厂。同时,蒙牛持续开展质量数智技术的探索与布局,成功获批承建国家级乳品质量数智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旨在提升我国质量安全监管全局性技术攻坚能力,以数智力量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守护国人饮奶健康。
蒙牛总裁高飞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在国家扩大内需、消费提振等有利政策的推动下,乳品需求有望稳步回暖,行业供需矛盾正在持续改善。蒙牛也将坚定地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始终围绕“消费者第一第一第一”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打造新产品、提供新场景、拓展新赛道,让消费者能够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以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引领民族奶业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本文全面介绍了蒙牛乳业2024年的业绩情况,在面对多重挑战时,蒙牛通过推进“一体两翼”战略、精细化管理等举措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成果。各业务板块表现出色,积极布局新平台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企业管理、渠道建设等方面也有显著成效。同时,蒙牛立足乳业核心价值建设“三大能力”,保障食品安全。未来,在政策推动下,蒙牛将继续推进战略,助力奶业振兴和现代化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