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启经济发展新征程,重磅消费政策出台,背后战略考量几何?

本文聚焦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深入剖析其出台背景、战略考量以及政策举措,阐述了提振消费对国内经济的重要意义,包括促进经济循环、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

当下,一场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正以迅猛之势全面开展。

3月16日,中办、国办正式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份方案精心部署了8个方面共计30项重点任务。在此之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都已明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各项重点任务的重中之重。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预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必将成为全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的核心主线之一。而且,后续还会有一大波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举措陆续推出。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启经济发展新征程,重磅消费政策出台,背后战略考量几何?

那么,这一重磅政策的背后究竟有着哪些深远的战略考量呢?

从国家层面专门出台消费政策,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上一次还是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这可是改革开放以来首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消费政策文件。

时光荏苒,七年之后,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提振消费所面临的压力与以往大不相同。此次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的《行动方案》,其政策考量及指向性也有了明显的转变,旨在通过构建“收入提升—保障强化—场景升级”的三维立体路径,系统地破解制约消费的关键难题。

此前,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详细规划将“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启经济发展新征程,重磅消费政策出台,背后战略考量几何?

今年春节期间,一幅温馨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游客在阿勒泰的一家餐厅里吃年夜饭时,还与服务人员欢快地跳舞庆祝新年。(图源新华社)

再往前追溯,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明确将提振消费确定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2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是专门针对提振消费有关工作进行研究,围绕提升消费能力、深挖消费潜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等多个重要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显然,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重大部署的背后,可能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考量:

从国内形势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特别是消费市场不振,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这一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严峻,很可能会对我国的贸易、科技等重要领域造成更大的冲击,外需的不确定性也在与日俱增。

从世界发展的普遍经验来看,一个人口规模庞大的经济大国,必须构建起一个以国内需求为战略支撑、内外循环畅通无阻的经济体系。正是基于此,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汪伟指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无疑是立足国内、放眼长远的战略之举,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主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所在。”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启经济发展新征程,重磅消费政策出台,背后战略考量几何?

今年春节,热闹的珠海宝龙城广场上,顾客们正在精心挑选年货。(南方+记者 钱文攀 摄)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刺激性的政策在短期内对提振消费确实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从长远来看,提振消费不能仅仅依靠刺激手段,中长期还需要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改革,通过改革来完善相关制度。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以增收减负的方式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的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来增强消费意愿,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这一政策“组合拳”试图构建“收入提升—保障强化—场景升级”的三维立体路径,为促进“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认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显著特点。与以往“刺激—响应”的政策框架不同,《行动方案》搭建起了一个从增收筑基到供给创新再到生态优化的系统工程。

在增收筑基方面,《行动方案》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居民增收,从而提高消费能力。这不仅包括提高工资性收入,还涵盖了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

在供给创新方面,《行动方案》强调通过供给侧改革引领需求侧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在生态优化方面,《行动方案》注重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一系列大招实招纷纷出台,比如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等,这些举措均指向促进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朱克力表示:“这一底层政策逻辑的变化,体现了从短期刺激向长期培育的转变,从单一政策向系统工程的转变。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激发当前的消费潜力,还能为未来的消费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启经济发展新征程,重磅消费政策出台,背后战略考量几何?

3月14日,在辽宁省科技馆万达影城IMAX GT激光影厅前,可爱的小朋友举着海报加油助力。(图源新华社)

实际上,我国具备扩大消费的坚实市场基础。

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已经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居民的消费需求和结构在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持续提高,新的市场空间也在不断拓展。

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会超过50%,而2024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4.5%。目前,我国居民的最终消费率不足60%,低于高收入经济体70%左右的水平。

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消费既是经济循环的终点,它决定着生产规模和投资方向,同时也是开启新一轮经济循环的起点。因此,消费在畅通经济循环、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克力指出,倘若消费增长乏力,将严重削弱“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互动机制。在实践中,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倒逼产业链技术革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充分说明消费的活跃度直接影响着产业创新动力。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开启经济发展新征程,重磅消费政策出台,背后战略考量几何?

广汽埃安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南方+记者 苏韵桦 郑新洽 摄)

在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方面,提振消费能够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和良性循环。通过激发消费潜力,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消费的增长也能够促进就业市场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加速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关键阶段。朱克力认为,提振消费能够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变化,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赢得竞争优势。因此,提振消费不仅能够促进当前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为未来的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

本文围绕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展开,分析了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战略考量,阐述了方案通过构建三维立体路径促进消费的举措,强调我国具备扩大消费的市场基础,以及提振消费对畅通经济循环、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政策从短期刺激向长期培育的转变。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38.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3-19
下一篇 2025-03-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