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精彩场景,着重介绍了年会上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成为看点,包括新闻中心的巡检机器人、接待机器人,还讲述了AIGC互动体验区的热门情况,以及年会在“智慧”“绿色”方面的特点和采用的科技手段。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现场,各种各样形态独特的机器人成为了一大引人瞩目的亮点。它们的出现,仿佛为这场科技盛会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吸引着每一位参会嘉宾的目光。
3月27日上午,备受瞩目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式拉开了帷幕。60场平行论坛以及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陆续在人们眼前展开。而在大会进行的间隙,那些忙碌不停的机器人更是成为了现场的焦点。它们不仅积极地与参会嘉宾进行互动,而且还“持证上岗”,化身为论坛活动的“智愿者”,为这场盛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新闻中心忙里忙外的“打工仔”
和以往的年会相比,今年大会的新闻中心有了不少新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新增的机器人。当你走进新闻中心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来自宇树的巡检机器人。它仿佛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迎上来向你行礼并亲切地打招呼。工作人员介绍说,别看它外表看起来有点活泼调皮,但实际上它肩负着重要的工作职责,那就是负责新闻中心的安全巡检工作。
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小卫士,对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各类空气指标了如指掌。一旦发现有烟雾、高温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它会立即发出警报,并迅速通知工作人员前来处理,为新闻中心的安全保驾护航。
不过,由于现场参会人数众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位“智愿者”的部分技能展示。比如大家都很好奇的“鲤鱼打挺”“侧空翻”等精彩动作,就没办法在现场为大家呈现了。它只能和嘉宾进行握手、问候以及一些简单的互动。即便如此,在现场众多参会者的围观下,名为G1的它依旧忙得不亦乐乎,不停地和大家握手、合影拍照,成为了新闻中心一道热闹的风景线。
另外,在会场的询问处,还有一位特别的接待机器人,名叫“妮娅”。她就像一位耐心周到的客服人员,随时准备为现场体验者解答各种不同的问题。她不仅能够用温柔的声音回应大家,还可以做出挥手、再见、握手等各种常见的手势。她的整个外形设计颇具科幻感,特别是脸上和手上的皮肤,和真人非常接近,让人感觉仿佛在和一位真实的工作人员交流。
AIGC互动体验,引来参会者现场“代言”
大会现场的“我为中关村论坛代言”AIGC体验区,无疑成为了又一个热门的打卡地点。这里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驻足和参与,大家都对这个新奇的体验充满了期待。
上游新闻记者也亲自在现场体验了一番。首先,在屏幕上选择自己想要代言的主题,然后点击拍摄头像照片。仅仅短短数十秒的时间,就能够生成自己专属的代言海报或者视频。体验者既可以通过扫码将其保存在自己的手机里,也可以由现场的工作人员操作,将其发送到现场的屏幕墙上,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创意成果。
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为中关村论坛代言”AIGC体验互动在大会开幕前就已经在线上推出,这个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的积极参与,让大家在活动中仿佛见到了“另一个自己”。这种新颖的形式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了今年的论坛年会中来。
在现场排队体验的王先生和记者交谈时表示,AIGC的应用场景优势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应用不仅印证了AIGC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而且通过高度拟人化交互、虚实融合体验,为科技展会带来了更多的参与感,也让科技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
中关村论坛主办方相关人士介绍,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特别强化了“智慧”“绿色”两大特点。通过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了论坛筹办的效率,增强了参会者的便利性和体验感,给与会嘉宾带来了更为全面的科技体验。
另据了解,论坛会场还引入了移动升降讲台、超低功耗电子墨水屏桌签等产品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会议现场的科技感。同时,今年的论坛年会还接入了人工智能同传系统,利用声纹识别和语音拟合技术,实现了演讲者用母语演讲,原声进行同传翻译。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可以用多种语言进行演讲,而且翻译后的字幕还会同步投放到会场的大屏上,大大提升了嘉宾的参会体验。
本文介绍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情况,年会上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活跃在新闻中心等各处,承担着巡检、接待等工作,与嘉宾积极互动。同时,AIGC互动体验区也十分热门,吸引众多人参与。年会强化“智慧”“绿色”特点,采用多种科技手段提升筹办效率和参会体验,展现了科技的魅力与应用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