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中美开战”这一设想,深入剖析了美国在与中国开战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导弹储备不足、难以增加储备、无法控制战争规模等,揭示了美国在与中国开战上的力不从心。
在很多人的设想中,都曾有过“中美开战”这样的情景。然而,不少美国智库组织却有着清晰的认知,他们认为当前的美国并没有与中国开战的能力。
就拿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来说,该机构曾发出警告,一旦美国跟中国开战,其储备的远程导弹在短短3周内就会被耗尽。
图为远程空对地导弹
首先,美国导弹储备不足是一个明显的短板。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和中国进行陆战,美国绝对无法战胜中国。一方面,中美之间距离遥远,美国根本没有能力投送大量陆军力量到中国周边并开展登陆战;另一方面,从规模、装备到组织度,美国陆军与中国陆军相比都存在着巨大差距。
图为美国陆军
因此,美国对于中美开战的设想,主要是依靠远程导弹打击中国本土,试图让中国遭受伤亡,并摧毁中国的工业设施,以瘫痪中国的军工生产能力。而要实现这一战术,就需要大量的远程导弹。目前,美国主要的对地导弹是JASSM系列空射导弹,该类型导弹美国一共储备了大约5000枚。
但根据CSIS的计算,美国这5000枚JASSM系列空射导弹仅能在战时使用三周。如果中美之间战争强度足够大,这些导弹甚至可能在第一周内就会被消耗干净。
图为JASSM导弹
如果中美真的开战,这场战争的烈度将超乎想象。当前的俄乌冲突已经是一场规模和烈度都较大的战争,但与可能的“中美战争”相比,还差得很远。毕竟在俄乌冲突中,至少其中一方在全球范围内不算绝对的军事强国,而且双方还自觉约束了战场范围,将战火基本限制在了东乌克兰四州内。
图为俄乌战场
然而,中美一旦开战,由于双方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战争的烈度将远超人们的想象。并且,中美开战的战场范围可能会非常庞大,西至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东至美国关岛,北达日韩,南至菲律宾甚至是澳大利亚。
无论是“中美战争”的规模还是烈度,都将使得这场战争对导弹的消耗异常巨大。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就使用了大量的导弹。据CSIS估算,从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到2023年7月,俄罗斯使用的各种战术导弹数量加起来不少于5000枚。
图为俄罗斯战术导弹
也就是说,以俄乌冲突的战争烈度和规模,俄军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就打出去5000枚导弹。如果战争烈度更高的“中美战争”打响,美国使用导弹的速度自然会快于俄罗斯,其在三周之内耗尽导弹储备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美国很难增加导弹储备。在美国导弹储备不够的情况下,按常理应该增加储备,但这一点做起来非常困难。如果以“5000枚导弹用三周”的标准,美国要和中国像俄乌冲突这样打3年,就需要26万枚导弹。
图为JASSM导弹
当然,即使中美之间开战,战争烈度也不可能一直这么高。但即便如此,美国也需要储备数万枚导弹,这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一方面,美国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这么多导弹;另一方面,美国的产能也跟不上。
图为B52轰炸机与导弹
一枚JASSM空对地远程导弹的价格在100万美元左右,增程版的JASSM - ER价格更是在200万美元左右。就算美国只储备5万枚导弹,并且所有导弹都按照100万美元的最低价格算,这也是500亿美元。而且按照CSIS“三周打完5000枚导弹”的估算,5万枚导弹可不一定能撑3年,所以美国实际上需要花更多的钱储备更多的导弹。
图为JASSM导弹与F15
此外,这还只是导弹的生产成本,还没有计算维护成本,而维护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至于产能问题,当前美国JASSM系列导弹的年产能大约是200枚左右,美国正计划将产能提升到每年500枚,以便在2030年后让JASSM导弹的储备量达到1.2万枚。由此可见,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以美国JASSM导弹的生产能力,实际上都凑不出能和中国开战的导弹数量。就算美国按照计划储备了1.2万枚JASSM导弹,但这些导弹在“中美大战”中又能用多久呢?
图为JASSM导弹
最后,中美开战难以控制战争规模。其实对当前的美国来说,“和中国开战”最头疼的是它无法控制战争的规模。站在美国的角度,如果中美之间只是爆发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而非战争,那自然是最好的。例如,当中国大陆方面要“武统”台湾,美国军事介入后,通过用远程导弹袭击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打击解放军军舰和登陆力量,让中国大陆方面承受足够大的损失后退让,甚至是“完全放弃”武统。
图为解放军跨海登陆军演
但美国也清楚,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中国一旦开始武统台湾就不会停下,美军介入并让中国大陆承受巨大损失后,大陆方面必然会进行反击。因此,一旦美国军事介入台湾问题,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要么以美军的惨败收场,要么就是军事冲突的规模快速扩大,最终演变成中美之间的战争。
图为美军舰队
中美两国的体量都非常巨大,一旦开启战争,规模就不是美国所能控制的了,那将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爆发,美国在其中遭受的损失先不说,光是战争所需的生产能力就能让美国焦头烂额。一场烈度足够高、规模足够大的战争,打到最后一定是战争双方互相比拼生产能力。但显而易见的是,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远不如中国。
图为导弹生产线
军工生产能力不足,美国就会在战争中陷入劣势,直至输掉战争。
本文从美国导弹储备不足、难以增加储备以及无法控制战争规模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美国在与中国开战设想中的困境。美国在军事力量的多个关键层面存在短板,无论是陆战能力、导弹储备和产能,还是战争规模的把控,都显示出其在与中国的可能冲突中处于不利地位,揭示了美国当前并没有与中国开战的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