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湖南宁乡的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以国内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万鑫精工因国产人形机器人火爆而订单大增为切入点,介绍了其在精密减速器研发上的成果。同时,阐述了宁乡市在培育创新主体方面的成效,以及为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还提及了宁乡市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今年,国产人形机器人彻底火出了圈。位于湖南宁乡的万鑫精工,作为国内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其生产的行星减速机、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订单迎来了大幅增长。据统计,订单同比增幅达到了40%到50%。连日来,该公司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火力全开”地赶制订单。
“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精准、灵活的运动,离不开这个小小的零件。”该公司技术骨干资涛介绍道。谐波减速器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手的腕关节、指关节以及肘关节;而行星减速机则主要应用于肩部、肘关节以及膝盖关节等部位。
连日来,万鑫精工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火力全开”赶订单。图为生产车间。 刘曼 摄
精密减速器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部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依赖进口。然而,万鑫精工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创新。如今,其自主研发的精密行星减速机、谐波减速器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得益于这些成果,2025年以来,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50%。
近年来,宁乡市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成效显著,涌现出了一批“科创小龙”企业。这些企业攻克了关键技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长沙微纳坤宸发明了新型难融复合金属材料,在耐3000摄氏度以上超高温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戴斯光电填补了国内高功率光学元器件的空白;湖南晶瓷新材料的“多彩宝石微晶”系列产品更是全球首创。
目前,宁乡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6家。2024年,宁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47.28亿元,同比增长22.3%。
那么,如何让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浪潮中展现出巨大的活力与潜力呢?先天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宁乡,将政府职能嵌入企业全生命周期。用“沃土式”科创环境破除资源“板结”,用“股东式”服务环境调配阳光雨露。从2022年开始,该市实施“十强”行动,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转化区,并且每年都会更新迭代相关政策。
当创新主体处于技术萌芽期、成果转化期和产业化阶段等不同时期时,宁乡有不同的应对举措。例如组织“百支基金进宁乡”,实现资本与企业的精准对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和服务;出台“科创桥”计划,进一步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加强与投资机构、天使基金的合作,推动初创企业快速成长等。
2024年,宁乡市引入科技成果成交额实现了翻倍增长,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9.85亿元。特别是在新能源、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新高。
舒适的发展环境吸引了科研资源不断聚集。当前,宁乡拥有各类创新平台351家、高新技术企业54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6家、国家单项冠军6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1家、全球“独角兽”企业1家、研发人员6000余名、技能人才近3.5万名。
“我与宁乡已结缘20多年。政府非常重视科创项目以及人才培育,在这里创业没有后顾之忧。”今年2月,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新海,带着晶标科技纳米硅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宁乡。
日前,《宁乡市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正式出台。该措施对年产值增幅显著、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成效显著、新入规、新获评工业品牌的企业及一批优秀企业家发放相关奖补。单家企业最高可获1000万元奖励。
宁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表示,未来宁乡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致力于成为科技创新的热土,实现更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通过万鑫精工订单增长这一案例,展现了国产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火热。同时介绍了宁乡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多方面努力和成果,包括培育创新主体、营造科创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未来,宁乡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