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再添绿色航运新成果,国产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上线

上海港在绿色航运发展方面的新进展,继首单B24生物燃料加注业务落地后,又上线了国产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详细介绍了加注过程、绿色甲醇的标准以及此前上海港绿色甲醇加注业务的启动情况和口岸联检单位为此提供的保障措施。

在绿色航运发展的浪潮中,上海港不断呈现出新气象。继3月28日首单B24生物燃料加注业务成功落地之后,3月29日下午,上海港又迎来了一项重要突破——国产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正式上线。

上海港再添绿色航运新成果,国产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上线

当天,“海港致远”加注船稳稳搭靠在巴拿马籍“韩新青田”轮旁,为其加注由中国生产的绿色甲醇燃料,这一场景被摄影师叶真于定格。

近年来,随着以绿色甲醇为动力的新船不断下水首航,上海港的绿色甲醇加注服务圈也在逐步扩大。3月29日,办完边检入境预检手续后,从韩国釜山驶来的新船——巴拿马籍“韩新青田”号集装箱轮首航洋山港,顺利靠泊尚东国际集装箱码头。到了15时,“海港致远”甲醇加注船精准搭靠“韩新青田”轮,期间成功加注约2900吨国产绿色甲醇燃料。这一举措意义非凡,标志着国产绿色甲醇燃料形成了集“生产、存储、运输、加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那么,什么样的甲醇才能被称为绿色甲醇呢?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按照甲醇的生产原料来源,将其分为绿色、蓝色、灰色和棕色四个等级。只有当原料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来源均为可再生时,才能认定为绿色甲醇。欧盟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也有类似的标准。只有达到国际标准的绿色甲醇,才符合航运业的减碳要求,能够用于船用燃料补给。

其实,早在2024年4月10日,上海港就启动了绿色甲醇加注业务,成为继阿姆斯特丹港、鹿特丹港之后,全球第三个拥有这项功能的大港。为了助力上海航运业减碳,洋山边检站等口岸联检单位高度关注船舶对新型燃料的补给需求。在国际航行船舶通关、加注船舶搭靠、工程人员上下外轮、海上安全、燃料进出口等多个环节,都为高端航运服务业提供了配套的服务保障举措。这些举措实现了人、船、物的高效流通,加速了航运绿色减碳技术在口岸的落地,也进一步提升了洋山港作为国际航运枢纽港的竞争力。

上海港绿色航运发展展开,介绍了上海港在短时间内接连上线生物燃料和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形成了国产绿色甲醇燃料产业链,阐述了绿色甲醇的标准以及此前上海港绿色甲醇加注业务的启动情况,强调了口岸联检单位为航运减碳提供的保障,展现了上海港在推动航运绿色减碳方面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672.html

(0)
煮酒氤氲煮酒氤氲
上一篇 2025-03-29
下一篇 2025-03-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