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苏州苏商大会展开,介绍了大会主题及苏商代表齐聚情况,重点阐述了苏州为集聚青年人才发布的相关政策和计划,包括具体支持举措、三年百万人才目标以及“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等促进产才融合的措施。
在3月29日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以“苏州最舒心,同心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苏州苏商大会在苏州盛大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千余名苏商代表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谊,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座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他们齐聚一堂,共同诉说着对桑梓的深情眷恋,同时也围绕着苏州未来的发展大计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大会现场气氛热烈,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在此次大会上,苏州重磅推出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其中包括《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以及“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实施方案。这些政策和计划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展现出苏州以“真金白银”的硬核支持、“包容友好”的制度保障、“全链护航”的暖心服务,向全球英才发出了“来苏州、见未来、赢未来”的诚挚邀约。
9条举措,全方位呵护青年人才成长
为了真正了解青年人才的需求和关切,苏州市委人才办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先后精心组织召开了6次青年人才座谈会,在这些座谈会上,围绕青年人才最迫切需要的支持举措进行了集中研讨。而且,还专门邀请青年人才代表参与到政策起草的每一个环节,逐字逐句地斟酌推敲,力求每一条举措都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让青年人才一看就懂、一目了然。
苏州为青年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和实习机会。每年,苏州都会面向青年人才推出超过30万个优质就业岗位,同时开发3万个以上高质量实习岗位。对于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来说,当他们来到苏州进行求职面试时,不仅能够领取最高2000元的交通补贴,还能享受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这无疑为他们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和后顾之忧。
在安居生活保障方面,苏州更是考虑周全。对应届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高校毕业生在3年内购房,还可以享受一定的购房补贴。此外,针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能够拿到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这些实实在在的补贴政策,为青年人才在苏州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了让政策兑现更加高效便捷,苏州建立了政策兑现总入口,对程序进行了简化。在申报材料方面,能减则减,通过“即申即享”“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等方式,全面提升了青年人才的获得感和体验感,让青年人才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
三年新增百万人才,激活城市发展新引擎
苏州深知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打造金字塔型的人才矩阵,激活城市发展的“原动力”,苏州制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新增各类人才100万人。为此,苏州将开展高端人才领航、产业人才支撑、青年人才集聚、人才生态创优4项行动,着力完善覆盖引进和培养、个人和团队、创业和创新、“塔尖”和“塔基”的高素质人才引育机制。
在人才引进方面,该计划不仅要按照“一人一策”的引进方式、“一事一议”的保障原则,在3年内新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30个,并给予3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资助和300万元至1000万元的购房补贴。同时,还要在三年内新引留大专以上学历人才86万人以上,其中35岁以下高校毕业生60万人以上,真正将苏州打造成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的首选城市。
“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推动产才融合成果转化
苏州出台的《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中,设立“百亿人才基金”成为双创的强大引擎。其目的在于不断深化产才融合,为产业创新技术成果的高效转化保驾护航。
根据苏州“1030”产业体系,苏州搭建了一个覆盖海内外100余所高校与苏州1000余家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这个平台推动高校和企业以联盟的形式聚合在一起,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品为核心,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到2027年,苏州的目标是促成技术转化项目不少于1000项、新增共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不少于30个。而百亿人才基金主要投资领军人才、赛事选手、初创企业、硬科技等,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人才金融支持体系。
苏州将与广大苏商携手同行,全力支持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重大平台为支撑,千亿产业基金、万亿股权基金为保障的科创体系,助力企业加快突破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布局新赛道,共同开创苏州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介绍了2025苏州苏商大会的情况,重点阐述了苏州为集聚青年人才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计划。包括为青年人才提供全周期支持的9条举措、三年新增百万人才的目标以及“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促进产才融合的措施,展现了苏州吸引人才、推动城市发展的决心和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