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青年创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这一事件,详细描述了会场中众多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还提及了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和海淀区委副书记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期望,以及大会的参与人员和活动内容。
在热闹非凡的氛围中,机器人“小星”正热情地履行着迎宾职责,而机器人“小海”则活力四射地跳起了开场舞蹈,数字人美女“小哆”也以主持人数字分身的身份闪亮登场。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配套活动,一场极具意义的AI青年盛会——“AI青年创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于28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盛大举行。此次大会聚焦新质生产力,始终秉持着引领科技向善的理念。
走进会场,便能强烈感受到青年科技人才所散发出来的蓬勃活力。“90后”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团队,作为核心成员深度参与并成功发布了全球首个端到端具身抓取基础大模型GraspVLA,这一成果在相关领域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科学探索奖”得主王光宇,正运用智能计算不断重构医疗健康的边界,为医疗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王笑楠教授团队则专注于运用AI技术进行化学材料的智能合成,努力攻克这一领域的关键难题。“98后”曾国洋团队在推动具身智能端侧市场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瑞莱智慧CEO田天团队更是紧盯人工智能系统“黑箱”中的“魔”,全力攻坚AI反诈问题,保障人工智能领域的安全与稳定。在受邀嘉宾中,“90后”占比高达一半,其中更有6位入选了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发布的“AI100青年先锋”名单,他们无疑是青年科技人才中的佼佼者。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美艳表示,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承担着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的重大使命。青年是科技创新的先锋力量,海淀区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集聚了清华、北大等高校院所的青年科研力量,同时培育了银河通用机器人、面壁智能等众多青年创业企业,形成了“科学家 + 工程师 + 企业家”的良好青年创新生态。她希望广大青年、专家学者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勇敢地攀登科技高峰,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并且围绕AI安全、数据隐私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确保科技发展能够真正服务于人类福祉。
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指出:“青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这句话在人工智能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青年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着人工智能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投资于人’应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得益于独一无二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海淀一直以“头雁”的姿态领跑国内人工智能赛道。在这里,13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汇聚一堂,DeepSeek、Manus等技术团队从这里孕育而生,26家AI独角兽企业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76款大模型在这里顺利通过备案。
他还提出,希望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兼具两种角色。一方面,要做技术的“弄潮儿”,以无畏的“顶天”魄力勇敢地探索技术“无人区”,不断开拓技术的新边界;另一方面,要做伦理的“守门人”,以深厚的“立地”情怀维护和谐健康的发展秩序,让智能更加可信可靠地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这场由北京市海淀区科协主办的大会,邀请了AI领域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一带一路”共建有关国家政府代表、青年企业家、业界大咖等众多嘉宾。他们围绕“AI尚海淀 科技向善”这一主题,分享创新成果报告、进行互动交流、碰撞思想观点。现场还有5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学生代表、专业园区科协代表、知名青年企业家代表、中小学科协代表积极参与互动,多家新锐数字人及人形机器人企业也进行了精彩的现场展示。
本文介绍了“AI青年创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的举办情况,展现了青年科技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活力。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和海淀区委副书记对青年人才提出期望,强调了青年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以及科技服务人类的理念。大会汇聚各方力量,围绕AI主题展开交流与展示,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