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辛店“北方红星”宣讲团:让红色精神熠熠生辉,“北方红星”宣讲团:在长辛店播撒红色火种

本文聚焦于京西卢沟桥畔长辛店的“北方红星”宣讲团,详细介绍了宣讲团的成立背景、成员构成以及各位成员为传承红色文化所做出的努力,还讲述了新生力量的加入,展现了长辛店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京西卢沟桥畔,有一处历史意义非凡的地方——长辛店。它不仅是中国早期铁路修造业和产业工人的聚集地,更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主要策源地和发生地之一。这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起点与典范,宛如一颗闪耀在北方的红星,因此被誉为“北方的红星”。而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活跃着一支义务宣讲队,他们满怀热忱地追寻红色足迹,将红色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长辛店“北方红星”宣讲团:让红色精神熠熠生辉,“北方红星”宣讲团:在长辛店播撒红色火种

“北方的红星”宣讲团

周健:众人拾柴,传承红色精神

长辛店地区留存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劳动补习学校旧址、工人俱乐部旧址等众多珍贵的红色旧址。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方却鲜有人问津,游人寥寥无几。

2023年7月,为了让长辛店的红色历史故事被更多人知晓,街道精心成立了“北方的红星”红色宣讲团。宣讲团积极组织宣讲员在各个红色旧址开展讲解活动,并且免费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长辛店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

“从成立到现在我们宣讲了240余场,为超过1.2万名游客传递红色文化。”“北方的红星”宣讲团团长周健自豪地介绍道。宣讲团一共有70多名成员,其中有热情的居民讲解员、专业的社工讲解员,还有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讲解员。整个宣讲团分工明确,细致地分为宣讲组、保障组、服务组,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

“社区发布招募通知后,来了很多热情的老街坊,大家都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想要把长辛店这张红色名片介绍出去。但是大家都没有宣讲经验,在大庭广众下讲话难免会有些紧张。”周健回忆道。有一次讲解时,一位居民因为太过紧张而忘词了,觉得特别丢脸,便产生了退缩的念头,不愿再来宣讲。

周健并没有放弃这位成员,他充分挖掘那位居民的优势。原来,这位居民是社区文艺骨干,擅长演出跳舞,总能在人群中吸引大家的目光,只是缺乏宣讲的经验。后来,周健全程陪同她宣讲,当她卡壳的时候,周健就微笑着朝她点头,用口型提示她。在周健的耐心鼓励下,这位居民逐渐找回了信心,从那以后,她积极报名参加每一次宣讲活动,如今已经成为了团里的骨干成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本地退休居民讲解员更有家乡味和情怀,年轻的讲解员也更加朝气蓬勃。”每次讲解完成后,周健都会私信每个成员,对他们的讲解进行细致的点评,以便大家能够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宣讲水平。“团员们也在相互鼓励,相互打气。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讲好红色故事。”

尹喜军:十三年坚守,讲好老镇故事

64岁的尹喜军是土生土长的长辛店人,退休前他曾是长辛店街道合成公社区的党委书记。

2012年,尹喜军发现很多本地居民对长辛店的历史了解甚少,这让他萌生了义务讲解的想法。“我翻阅了好几本历史书,又向更年长的老人请教,整理出了一套详细的解说词。”尹喜军说道。

写好解说词后,尹喜军又进行了细致的选点,精心开发出一条红色文化游览线路。从此,他开始系统地为前来长辛店的人们讲解这座千年古镇所蕴含的红色历史文化。人多的时候,他一天要接待4个团体。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从未间断,这一讲就是10年,讲解覆盖了5万余人次。

街道成立“北方的红星”红色宣讲团后,为宣讲团配备了讲解器、队旗等器材,还给成员们统一了服装,积极招募居民和社工参加。社区还举办了培训班,邀请尹喜军作为讲师,为宣讲员培训老镇历史知识和宣讲技巧。

年近40的粟英已在长辛店工作、生活了10多年,早就对这片土地有了深深的归属感。听说街道开办了宣讲培训班后,她迫不及待地报了名。

粟英说,在课上,她认真记下尹喜军整理的文稿,还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积极学习。“在一次讲解结束后,一位阿姨和我说虽然生长在长辛店几十年,但家门口的红色故事从未像今天这样认真听过、看过,她特别感动。”回忆起游客的评价,粟英仍然非常感动。

随着宣讲团的影响力不断壮大,想要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一名在校学生联系到尹喜军,想要加入宣讲团,他的英语口语十分流利,可以给外国人讲解。“他让我把讲解词发给他,他要翻译成英语。”尹喜军说,以前他根本无法想象宣讲团会有现在的规模,“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大家一起把长辛店历史文化讲好,是我最高兴的事。”

薪火相传,新生力量不断加入

东山坡社区党委书记郭淑娟介绍,自“北方的红星”宣讲团成立以来,已在辖区8处红色旧址宣讲长辛店历史,为地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老镇文化的宣传弘扬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社区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宣传途径。

“工人的‘工’字上边一横是天,下边一横是地,中间一竖是工人,工人顶天立地,工人就是最伟大的阶级。”在高举右手行少先队员礼之后,长辛店第一小学的王宥宁用清脆又坚定的童声讲述着长辛店工人劳动补习学校旧址的历史。

为进一步发掘传承辖区历史文化,街道和社区的党组织与学校联合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志愿宣讲,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辛店红色文化。

在长辛店红色历史宣讲比赛上,来自长辛店街道的中小学生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站在“劳工神圣”的背景前,洪亮又饱含感情地诉说着家乡的悠久历史。13位选手轮番登场,有的介绍长辛店红色旧址,有的讲述革命先驱斗争故事,也有的表达对家乡长辛店的热爱……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是“北方的红星”宣讲团的成员。

王宥宁最终获得本次宣讲比赛的一等奖,他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终于不会忘词了。”“我不光是去背这个话,背的时候还要去想象这个画面。我在讲劳动补习学校的时候,似乎看到了当年工人们在那里补习的场景,也让我在学习的时候更专心一点。”王宥宁说,这是他完美发挥的“秘诀”。当被问到是否会继续进行宣讲时,他坚定地说:“既然加入了,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北方的红星”宣讲团扎根长辛店这片红色沃土,深入挖掘老镇的红色文化底蕴,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向广大群众讲述长辛店的红色革命历史,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未来,宣讲团将持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通过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让长辛店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让长辛店的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文介绍了长辛店“北方的红星”宣讲团的情况,包括团长周健带领成员提升宣讲能力、尹喜军多年坚守义务讲解以及中小学生等新生力量的加入。宣讲团扎根红色沃土,传承红色文化,未来还将持续创新,让长辛店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057.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4-01
下一篇 2025-04-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