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当地时间3月18日俄美两国元首的第二次通话,介绍了通话达成的四点共识,分析了共识背后未触及的根本问题,还提及此次通话与特朗普此前说法的不一致,以及给欧洲和乌克兰带来的不安,最后指出距俄乌停火仍很遥远。
▲资料图:特朗普与普京。图/IC photo
据央视新闻的报道,当地时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次电话沟通。这是自2月12日之后,俄美两国元首的第二次通话。来自俄方的消息显示,此次通话时长打破了两国领导人以往的通话纪录。通话结束之后,俄罗斯总统官网和美国驻俄大使馆分别公布了通话纪要,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普京和特朗普的此次通话,意义非凡。它被看作是俄美两国主导俄乌冲突议程的一个重大事件,同时也是俄美两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的重要节点。而且,此次通话还涉及到欧洲以及乌克兰自身的利益关切。所以,毫不意外地,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德国媒体用“整个欧洲都在颤抖”来形容此次通话带来的影响。
那么,俄美元首的第二次通话究竟达成了多少共识呢?这些共识对于推进俄乌走向停火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
双方达成四点共识
根据俄罗斯总统官网公布的通话内容,俄美两国元首在此次通话中达成了四点重要共识。
首先,对于特朗普提出的俄乌双方相互承诺30天内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这一建议,普京给予了积极回应。并且,普京已立即向俄军下达了相关指令,以确保这一共识能够得到落实。
其次,针对特朗普提出的有关黑海航运安全倡议,普京也作出了建设性的回应。双方一致同意就此开始谈判,以便明确该倡议的具体细节,为保障黑海地区的航运安全奠定基础。
此外,特朗普对普京有关在美国和俄罗斯组织两国冰球运动员比赛的想法表示支持。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也体现了双方在文化体育领域的积极互动。同时,双方还同意在核不扩散和全球安全问题上加强协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除了上述四点共识之外,普京还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他表示,俄罗斯和乌克兰将于19日以“175对175”的方式交换被俘人员。而且,出于善意,正在俄罗斯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23名乌克兰重伤军人也将被移交。这无疑是俄方展现诚意的一种表态,为推动俄乌之间的和解与对话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驻俄大使馆官网引述白宫发言人在美俄元首通话后的表态,其内容与俄方公布的通话内容存在一些差异。白宫发言人称,两位领导人一致认为,“伊朗永远不应该有能力消灭以色列”,并且美俄双边关系改善的未来前景广阔,包括“重大经济交易”与“和平后地缘政治稳定”。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称,他当日与普京的通话“非常好且富有成效”。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美俄双方达成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象征性的。
▲资料图:克里姆林宫。图/新华社
未触及根本问题
在美俄元首通话达成的四点共识中,只有“30天内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和“启动黑海停火谈判”这两点与俄乌战场的实际态势密切相关。而“冰球外交”和“在防止核扩散层面加强合作”则更多地是俄美两国为增进互信而做出的努力。
这也就意味着,还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在此次通话中并未得到触及。自3月11日乌克兰宣布接受美国提议同意立即停火30天后,俄方就明确表示,停火不应该成为乌克兰实施动员和接收武器的机会,停火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冲突的根源。此外,如何确保停火的公平性,以及如何对停火进行有效监督等细节问题,都还需要双方进一步进行磋商。
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普京再次阐述了俄方的相关主张。他提出,“防止冲突升级并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冲突的关键条件,是完全停止外国军事援助和向基辅提供情报信息”。俄方还要求乌克兰必须停止招募新兵。
然而,美方近期的行动却与俄方的主张背道而驰。在2月28日美乌白宫争吵事件后,欧洲大力加强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而美方出于甩掉战略包袱的考量,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在3月11日乌克兰同意停火30天后,为了向俄方施压增加谈判筹码,美方还恢复了对乌的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
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俄方始终强调,北约东扩才是俄乌冲突的根源。要解决这个问题,乌克兰就不能成为北约的前线,而应该成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缓冲地带。
俄方开出的停火条件实际上涉及到美国是否会调整北约扩张战略,以及能否限制欧洲对乌军援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俄方当前最为关切,但美方却无法给予回应的问题。
和特朗普此前说法不一致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美俄公布的通话纪要与此前特朗普透露的信息并不相符。在美俄通话前,特朗普表示,双方将讨论领土、扎波罗热核电站控制权等问题,包括讨论俄乌“分割特定资产”。特朗普还认为“有很大机会”结束俄乌冲突。
然而,在双方公布的通话纪要中,这些特朗普透露的通话议题均未涉及。这或许是因为这些议题较为敏感,所以在通话纪要中没有公布出来;或许是双方在通话中并没有讨论这些问题。
但无论哪种情况,都足以引发欧洲与乌克兰的不安。欧洲和乌克兰一直担心,在俄美恢复外交接触后,会不会达成“秘密交易”,从而牺牲欧乌的利益。
事实上,在传出白宫将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特朗普在与俄方的通话中将讨论乌东地区领土分配等消息后,欧洲已经开始讨论俄美是否在讨论“新雅尔塔协议”。要知道,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把欧洲划出了美国势力范围和苏联势力范围两部分。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俄美元首的第二次通话增加了欧洲的相关焦虑。通话后,正在德国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俄乌停火应该是“可核查”和“可评估的”。这一看似中立平和的表态,实际上反映了欧洲内心的担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虽然“部分”停火也是“积极成果”,但乌方仍对俄方停火的诚意感到怀疑。他还强调,“没有乌克兰的谈判不会有结果”。
就在俄美元首通话当天,俄乌双方仍在交火。俄罗斯国防部18日晚发布消息称,乌克兰军队当天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发动了袭击,而俄军也对乌克兰苏梅州境内的乌军进行了打击。
综上所述,俄美通话达成的有限共识、欧洲担心“新雅尔塔协议”,以及俄乌仍在交战的现状,都表明尽管俄美元首第二次通话为推动停火增加了一些积极因素,但距离实现俄乌停火还很遥远。
本文围绕俄美两国元首第二次通话展开,介绍了通话达成的四点共识,分析出这些共识未触及俄乌冲突的根本问题,且与特朗普此前说法不一致,引发了欧洲和乌克兰的不安,结合俄乌仍在交火的现状,指出距实现停火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