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规:保障隐私、优化政务、守护安全全涵盖,2025年4月新规大汇总,涉及生活方方面面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4月起开始施行的一系列国家和地方重要法律法规,包括公共安全、税收、食品安全、公平竞争等多个领域,这些法规将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025年4月起,国家和地方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正式开始施行,这些法规涉及公共安全、税收、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新变化。

首先,《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备受关注。该条例于2024年12月16日经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它明确规定,除负有经营管理责任、安全防范义务的部门、单位或者个人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建设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尤其禁止在四类区域和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一是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民宿等经营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房或者包间内部;二是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部,或者单位为内部人员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房间内部;三是公共的浴室、卫生间、更衣室、哺乳室、试衣间的内部;四是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后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部位。这一规定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隐私安全。

在税收方面,“税收护照”实现了全流程网上办。《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是纳税人在境外使用的证明其中国税收居民身份的重要文件,可通俗理解为中国居民的“税收护照”。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称,4月1日起该事项将依托电子税务局网站、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实现企业、个人申请开具《税收居民证明》事项的全流程网上办,办理程序更加便捷。在办理时限上,如果主管税务机关能够自行判定税收居民身份,办理时限由现行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企业可以选择登录电子税务局网站全流程网上办,也可以选择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个人同样可以选择登录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全流程网上办,或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

食品安全也有新规定。《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自4月15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应当将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等。单位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供餐单位应当依法配备食品安全员,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还应当配备食品安全总监。

公平竞争领域,《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将于4月20日起施行。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框架下,新规细化完善了公平竞争审查总体要求、部门职责、审查标准、审查机制、审查程序以及监督保障措施等。明确不得将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作为开展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实施变相强制的行为。在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领域,不得要求优先采购本地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得将经营者取得业绩、奖项荣誉、缴纳税收社保的区域及注册地址等作为招标、加分条件,也不得用于评价企业信用等级,不得设置不合理的公示时间、响应时间等。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也有调整。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的《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 13392 - 2023)强制性国家标准于4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的分类、外观与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和运输,以及车辆标志装用要求和使用中的维护要求。主要修订内容是在标志分类中,车辆标志取消了三角形标志灯,分为矩形标志牌、菱形标志牌和特殊标志牌三类。

海关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行李物品监管办法》4月1日起施行。明确进出境行李物品应当符合合理自用的要求;超过合理自用数量的,按照货物办理海关手续。进境人员以分离运输方式运进行李物品的,应当在人员进境时向海关申报。经海关同意的,应当自本人进境之日起6个月内办结海关手续。新规还设置了征税、截留、检疫处理、暂时存放、退回、放弃以及拍卖、变卖、销毁等10类处置方式。

对于老年旅客,国铁集团推出了适老化服务举措。4月1日起,年满60周岁的常旅客会员乘坐旅客列车(暂不含旅游专列、国际列车)时将获得票面金额15倍的积分,相当于普通常旅客会员的3倍。例如,花费1000元乘坐火车,可获赠1.5万积分,兑换火车票时可抵150元使用。尚未注册成为“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的老年旅客,可通过铁路12306网站、客户端(App)和车站会员窗口申请成为会员。

通用机场管理也有新规。交通运输部印发公布的《通用机场管理规定》自4月1日起施行,该项新规进一步健全了通用机场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通用机场建设、使用许可及备案、运营等各个阶段行业管理要求。《规定》以确保通用机场运行安全为根本前提,以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成本为总体思路,遵循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分级管理,建设管理和使用许可及运营管理分离等原则,最大限度为通用机场发展松绑减负。

地方法规方面,《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4月1日施行。其中提出,北京市支持开展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的场景包括个人乘用车出行,除校车业务以外的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汽车租赁等客运服务,除危险货物运输以外的道路货物运输,摆渡接驳、环卫清扫、治安巡逻等城市运行保障,以及国家和本市支持开展的其他应用场景。相关部门将根据本市道路承载能力等实际情况,分阶段、按区域开放重点应用场景。文件规定,列入汽车产品目录并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用于个人乘用车出行,个人乘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道路通行规定和车辆使用说明,掌握并规范使用自动驾驶功能。

浙江省《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的意见》自4月7日起施行。文件提出,各地要按照低收入人口的困难程度和困难类型,分层分类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包括扎实做好基本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全省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 - 40%确定;健全专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强急难社会救助等。同时要高效实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 + 铁脚板摸排”作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及时主动发现困难群众。

4月1日起,《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办法》正式施行,这是黄河保护法出台后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的实施办法。新规明确,黄河流域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按照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分区管控要求,采取强化节水、禁采限采、水源置换等综合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严格控制地下水开发强度;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水、外调水和再生水,实施超采区地下水回补,多渠道增加水源补给,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上海也有新政策。《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自4月1日起施行,旨在进一步规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与碳排放权交易,为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该文件明确了“减碳行为—量化激励—消纳转化”的全链条体系。通过开发碳普惠方法学和减排场景,将单位和个人的减碳行为量化为可交易的减排量,支持商业激励、市场交易、碳积分兑换等多种消纳方式。例如,个人参与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场景产生的减排量,可兑换商品或服务;企业则可通过购买碳普惠减排量履行清缴义务。此外,3月10日,上海市发改委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扶持办法》的通知,自4月1日起实施。其中提出,对示范小区业主大会,按新建充电车位数量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新建充电车位5 - 10个,一次性补贴上限为3万元;新建充电车位11 - 20个,一次性补贴上限5万元;新建充电车位20个以上,一次性补贴上限8万元。同时加大公共服务领域高水平换电站支持力度,通用型、非通用型换电站设备补贴分别由30%、15%提升至40%、20%。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4月起施行的一系列国家和地方重要法律法规,涵盖公共安全、税收、食品安全、公平竞争、交通运输、海关、铁路、通用机场、自动驾驶、低收入人口救助、黄河保护、碳排放、电动汽车充电等多个领域。这些法规的实施将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既保障了公民的权益和安全,又推动了各行业的规范发展和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739.html

(0)
煮酒氤氲煮酒氤氲
上一篇 2025-04-02
下一篇 2025-04-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