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杭州崛起之路:品质、人才与创新的融合

本文围绕杭州成为“AI之城”这一现象展开,通过对话资深专家杨开忠,深入剖析杭州崛起的原因,探讨杭州与阿里巴巴的相互成就关系,以及地方与企业发展的逻辑,为地方发展提供参考。

近期,杭州这座冉冉升起的“AI之城”成为全社会广泛热议的焦点。日前,浙江省政府与当地科技龙头企业阿里巴巴以及脱胎于阿里的蚂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更是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何偏偏是杭州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呢?3月31日,《中国经营报》与资深专家展开对话,一同解读这一引人关注的“杭州现象”。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看来,杭州近期的“出圈”堪称政府和企业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典型范例。而“四方良性互动”,正是揭开“杭州奇迹”的关键密码。

杭州和阿里的双向奔赴

从宇树机器人在网络上刷屏,到DeepSeek火爆出圈,杭州“六小龙”的异军突起让杭州在2025年的春天着实火了一把。这也让外界清晰地看到了杭州作为科创城市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杨开忠表示,从“新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杭州的崛起实际上是人才、科技、地方品质和流动空间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内生发展的结果。

首先是包容开放、尚才重商、自由灵动、富有魅力的地方品质。为何阿里巴巴和“六小龙”能够在杭州诞生和发展呢?追根溯源,在于杭州底蕴深厚的地方文化。这里有着包容开放、重亲尚才、自由灵动的江南文化以及“天堂”般的生活品牌。杭州的地方文化从根本上塑造了政府、企业、市民双向奔赴、协同增效的公共治理结构和能力。地方政府极具包容度,能够广泛听取来自企业和百姓的各种有益意见。在政府提供的一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中,也积极吸收企业的参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杭州“城市大脑”充分吸纳了阿里的建议。杨开忠强调:“当地市民、企业天然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阿里、DeepSeek等开源一脉相承,这一点至关重要。”

其次是人才集聚发展。杭州不仅拥有培育人才的肥沃土壤,还有浙大和阿里巴巴等这样的头部人才磁石。同时,政府还出台了富有竞争力的吸引和集聚人才的政策。相关资料显示,杭州人才净流入的比例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再者是报酬递增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自世纪之交以来,以阿里巴巴、浙大、科技园区等头部机构为“锚”,杭州最终形成了“府—产—学—用良性互动、报酬递增、不断涌现诸如DeepSeek的新成果和新人才的城市级创新生态系统”。

最后是链接全球、运作高效的流动空间。传统上,杭州作为国际旅游城市为其奠定了良好的流动空间基础。近20年来,又发展出了云栖大会等全球性的科技盛会,使得杭州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网络链接枢纽的优势不断增强。

杨开忠总结道:“最终,在这四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下,杭州实现了这样的突破和飞跃。在智能创新社会,任何一个成功的地方都要经营好这四方的良性互动。”

先有人才后有企业 先有马云后有阿里巴巴

杭州和阿里巴巴的相互成就,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入思考:一个地方和当地龙头企业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杨开忠认为,如今处于数字经济时代,与传统工业时代的逻辑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逻辑区别就在于先有人才、还是先有企业。数字经济是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可以说是先有人才、后有企业,先有马云、后有阿里巴巴。马云是杭州本土文化里孕育出来的人才代表,没有这样的人才,很难诞生阿里巴巴。”杨开忠还指出:“杭州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把这个逻辑运用得十分到位,先有人才、后有企业,通过人才来吸引各种资本、创设企业。”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注重育才引智。而人才及其家属往往都非常注重生活品质,因此城市需要提升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提高地方品质。杨开忠表示:“杭州之所以能成为育才引智的高地,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它的城市品质,这是品质驱动发展的新逻辑。”他建议,地方政府应该高度关注地方品质的营造,争取形成地方品质、人才发展、科技创新多极联合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

杨开忠还从企业和地方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站在企业的角度,在当今一体化、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企业一定要深耕本土——所在城市、区域和国家,善于利用本土优势,挖掘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从而增强自身在全球的竞争力。而从地方发展的角度看,地方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产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成功是地方繁荣的基石。企业的发展会给地方带来诸多好处,包括增加就业、提升GDP和税收,使地方品质、地方老百姓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还能带来全球范围内不同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杨开忠强调:“地方政府要善于通过改革开放传递和丰富企业竞争优势发展的本地力量。”

本文深入剖析了杭州成为“AI之城”的原因,指出杭州的崛起得益于人才、科技、地方品质和流动空间的四方良性互动。同时阐述了杭州与阿里巴巴相互成就的关系,强调数字经济时代先有人才后有企业的发展逻辑。最后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建议,即地方政府应注重地方品质营造,企业要深耕本土增强全球竞争力,以实现地方与企业的共同繁荣。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801.html

(0)
LambertLambert
上一篇 2025-04-02
下一篇 2025-04-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