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商业化挑战重重,中国企业能否抓住历史机遇?

本文围绕高成投资创始合伙人洪婧在中关村论坛·AI未来论坛上的分享展开,探讨了AI商业化的机遇与挑战,提及AI发展对软件企业、物理世界的影响,强调中国在AI领域的创新优势,同时指出AI商业化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企业的历史机遇。

4月2日消息,高成投资创始合伙人洪婧在近期举办的中关村论坛·AI未来论坛上,深入分享了关于AI商业化的机遇与挑战等重要内容。

洪婧提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观点,她认为“2025年初的DeepSeek时刻,将会是能够载入AI商业化史册的关键重要时刻”。创新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升级,更重要的是使得供给端的成本大幅下降。这种成本的降低就像是一把钥匙,将激发应用需求端出现巨大的爆发。如今,AI对比特世界的全面升级已然拉开帷幕,未来,所有的软件企业都必将拥抱AI。不管是面向消费者的AI ToC、面向产品的AI ToP,还是面向企业的AI ToB,大量的AI应用正在逐步落地,每一个软件公司都将在这股AI浪潮中被重新塑造。

洪婧特别提及,在海外,许多AI原生的应用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实现商业化,其成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上一代的SaaS企业。而且,AI在物理世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在逐步显现出来。从智能驾驶领域,到AI消费电子产品,再到AI在航天、船舶等各个产业的不断渗透,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造着整个世界。

她着重强调,中国的创新正在走一条独特的道路,将数字世界的比特创新和物理世界的原子创新相结合,通过双循环的模式激发巨大的潜力,从而引领全球创新。中国拥有众多优势,比如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以及最完整的产业链、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和高效的供应能力。这些有利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在AI领域的快速发展。

洪婧还指出,AI对现有的软件产品的影响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被AI颠覆的软件产品;二是受益于AI发展的软件产品;三是AI即服务的新品类。对于创业者而言,需要明确自身的长期竞争优势,在第一个市场实现规模化之后,再逐步拓展到下一个产品和市场。

在谈到AI商业化所面临的挑战时,洪婧表示,生成式AI在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幻觉、可解释性、数据风险控制等问题。同时,创业者还需要思考如何平衡定制化与标准化,以及如何找到AI产品与市场的匹配度(PMF)等问题。她特别提醒创业者,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老问题,例如国内软件收费难、B端重硬轻软、ToC付费习惯等,这些都需要创业者用耐心和智慧去克服。

最后,洪婧强调:“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拥有巨大的历史机会,这既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机遇,也是历史责任。”

本文围绕高成投资创始合伙人洪婧在论坛上的分享,阐述了AI商业化的机遇,包括2025年关键节点、海外应用商业化加速、对软件企业和物理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国在AI领域的创新优势;同时也指出了AI商业化面临的挑战,如生成式AI的问题、市场匹配度等。最后强调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中面临的历史机遇与责任。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474.html

(0)
星河星河
上一篇 2025-04-03
下一篇 2025-04-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