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闲田”到“丰收田”:乾西油菜花产业的蜕变

文章聚焦金华市婺城区乾西乡近千亩油菜花盛景,介绍了油菜花不仅扮靓乡村,更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密码”。详细阐述了种植大户朱应胜采用的“稻油轮作”模式,以及该模式在乾西乡的推广情况,包括提升农田产出效率、带动乡村旅游、增加土壤肥力等,还提及当地通过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保障油菜花丰产丰收,延伸油菜花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在当下这个美好的时节,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的乾西乡仿佛被大自然施了魔法。近千亩油菜花齐齐进入了盛花期,那成畦连片的油菜花田,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轻轻拂过,油菜花随风起伏,层层叠叠的花朵像是在欢快地舞蹈,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春日田园画卷。

从“冬闲田”到“丰收田”:乾西油菜花产业的蜕变

这盛开的油菜花,无疑是春天给予乾西乡最美的馈赠。它不仅为乡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将整个乡村装点得如诗如画,更成为了当地群众心中的“致富密码”,为乡村铺就了一条产业兴旺的康庄大道。

油菜花进入了盛花期。婺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连日来,这片“金色海洋”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游客们漫步在花海之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他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打卡,尽情享受着春日的美好时光。从市区专门赶来的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前几天朋友路过这里拍了视频,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特别壮观。我看到后就迫不及待地来了,没想到乡间藏着这样的宝藏花田,真是不虚此行。”

在花海的深处,乾西乡栅川村的种植大户朱应胜正仔细地查看油菜花的长势。看着那一朵朵盛开的油菜花,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朱应胜笑着说道:“以前冬天的时候,田里都是光秃秃的,一点生机都没有。现在种上了油菜花,不仅把闲置的田利用起来了,还吸引了这么多游客。”

据了解,今年朱应胜一共种植了200亩油菜花。他满怀期待地告诉记者,预计每亩可产菜籽150 - 160公斤。“我在去年收割完晚稻之后,就赶紧抢种了油菜花。这油菜花花期的时候能吸引游客,等油菜籽收割了还能榨油卖钱。”朱应胜接着说,等油菜花的种植周期结束后,他会把田地改种优质水稻。这种“稻油轮作”的模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既提升了农田的产出效率,又为当地农户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渠道。

从“冬闲田”到“丰收田”:乾西油菜花产业的蜕变

油菜花进入了盛花期。婺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乾西乡,像朱应胜这样采用“稻油”轮作模式的农户并不在少数。过去,在传统的双季稻种植模式下,每年秋收之后,农田就会进入长达数月的闲置期,仿佛被遗忘的角落。而现在,乾西乡通过“稻油”轮作的方式,让农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每年3月,油菜进入盛花期,那壮观的景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5月收割完菜籽后,农户们立即整地插秧。这样就实现了“春看花、夏收油、秋打谷”的循环,不仅有效补齐了农田的种植“空窗期”,让原本的“冬闲田”变成了“丰收田”,真正做到了“一地多用、一地多收”,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同时,油菜花收割后,将秸秆经粉碎后直接还田,就像是给土壤施了一层天然的肥料,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下一季水稻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乾西乡大力推广“稻油轮作”种植模式,采用“政策驱动 技术赋能”双轮驱动的方式。一方面,按种植面积对农户进行补贴,让农户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另一方面,组建农技服务专班,从育苗、移栽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油菜花新品种、新技术,并为农户提供气象预警、农业保险等配套服务,全方位保障油菜花丰产丰收。

如今,乾西乡油菜花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村民们通过创办菜籽油加工坊,压榨优质菜籽油,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那一朵朵金灿灿的油菜花,正如同希望的种子,绽放成村民的“致富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活力。乾西乡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加大推广力度,做好种植技术指导,依托油菜花产业带动村民增收,打造农文旅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围绕金华市婺城区乾西乡油菜花盛景展开,展示了油菜花给乡村带来的美丽风景和经济价值。详细介绍了“稻油轮作”模式的优势和成效,包括提升农田产出、带动乡村旅游、增加土壤肥力等。同时阐述了当地政府通过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保障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助力村民增收。乾西乡以油菜花为契机,正积极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574.html

(0)
LambertLambert
上一篇 2025-04-03
下一篇 2025-04-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