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清明假期铁路运输情况,介绍了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数量、客流特点,以及各区域铁路部门采取的运输保障措施,还提及智能设备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和重点旅客保障服务。
4月4日,传统的清明节如期而至。而从4月3日起,铁路清明假期运输方案就已火热启动。今年的清明假期铁路运输为期五天,在这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将发送旅客达到845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约1690万人次,其中4月4日作为清明节当天,将迎来客流的最高峰。
清明时节,人们有着探亲、祭祖、踏青、旅游等诸多出行需求,这使得铁路客流呈现出总体高位运行、头尾相对集中、中间中短途客流增多的显著特点。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依旧在跨区域长途流动中扮演着关键的枢纽角色。而成都、武汉、西安、杭州等区域枢纽中心城市,则承担着周边省市的客流集散功能,客流也较为集中。
为了应对如此庞大的客流,铁路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今年清明期间,铁路部门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达到1.1万列以上。通过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利用高铁和普速的运力资源,进一步加大了客运能力的供给。
不同区域的铁路部门也根据自身的客流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京津冀区域,客流主要集中在北京至天津、保定、石家庄、衡水、邯郸之间,国铁北京局计划加开临时旅客列车96.5对。
长三角铁路的运输情况同样备受关注。4月3日,长三角铁路清明假期运输启动,当天预计发送旅客310万人次。上海、杭州、南京、徐州、合肥、蚌埠等地车站在午后迎来了首波清明旅客出行高峰。整个清明假期,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6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352万人次,同比增长6.8%。
国铁成都局针对清明期间的出行需求,对西成高铁、成渝高铁、川青铁路等热门旅游线路的202对动车组列车进行重联运行,以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清明节有着返乡祭祖扫墓的传统习俗,多地铁路部门为此加开了寻根祭祖专列。国铁太原局增开了北京、太原等地至介休、洪洞的动车组列车5趟、普速旅客列车14趟。国铁南昌局加开了南昌至石城东、赣州至石城东等8趟寻根祭祖专列。国铁西安局加开了西安至黄陵动车组列车3趟,并且黄陵南站与地方交通局对接,推出了“动车 + 公交”的无缝衔接举措,方便旅客踏青祭祖。
在铁路运输中,智能设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预测,清明假期济郑高铁聊城西站旅客发送量将突破2万人次。为减少春季大风对高铁接触网的影响,铁路和当地供电部门采用10台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对济郑高铁76公里接触网开展立体化巡查。此外,广州南站为方便旅客换乘,推行了“线上 + 线下”相结合的指引方式。线上依托“交通接驳”智慧系统,旅客购票成功后点击手机短信链接,就能获取最短进出站和便捷换乘路线信息;线下通过站内的5台智能机器人,旅客通过人机对话,能轻松咨询检票口、洗手间等信息。
具体到长三角铁路南京南站,2025年清明假期运输自4月3日起至4月7日,为期5天。南京南站预计发送旅客123.2万人次,日均24.6万人次,同比增长4.01%。目前正值江南春暖花开,长三角多地有踏青祭祖习俗,带动“春游热”持续升温。今年清明假期客流以通勤、踏青旅游、学生流为主,出行高峰集中在4月3日下午及4日、6日。其中,4月4日铁路南京南站预计迎来客流最高峰,全天预计发送旅客量将达27万人次左右。而整个长三角铁路预计客流最高峰日为4月4日,当日旅客发送量有望突破390万人次。直通方向主要为长三角去往北京、广州等,长三角热门城市主要为上海、杭州、南京、合肥、扬州、苏州、无锡等。在春游运输每日增开29对旅客列车的基础上,长三角铁路计划每日再增开50对临客列车,旅客列车每日开行近1450对,为清明假期旅客踏青出游提供更多出行选择和运力保障。
为保障旅客顺畅出行,南京南站今日开启了全部进站安检通道,实行双人手检作业,针对重点列车提前启动检票,以缓解候车区短时客流集中压力。此外,车站“158”雷锋服务站为重点旅客提供全流程服务,特别针对老年旅客推出了“预约专属服务卡”,卡片有车次、开车时间、检票口等信息,方便老年旅客优先检票、乘坐电梯、精准找到乘车车厢。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清明假期铁路运输的整体情况,包括预计发送旅客数量、客流特点、各区域铁路部门的应对措施,以及智能设备的应用和重点旅客保障服务。铁路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运力、优化服务,以满足旅客在清明期间的出行需求,保障运输的顺畅进行。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