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用PPT”:反形式主义的有力信号,打破形式枷锁:从“拒用PPT”看工作新风向

本文聚焦当下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以《实践》杂志的相关观点及美的集团、名创优品严禁PPT的规定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形式主义在PPT制作、拍照留痕等方面的表现和危害,呼吁有关方面加大反形式主义力度,让工作回归本质和实效。

近期,一则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在4月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办的《实践》杂志发表文章,其中明确指出,对于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发现后直接撕下来就可以,完全没必要拍照上传到网格系统,再专门安排保洁员来处理;同时,若口头汇报能够把事情说清楚,就无需费时费力地制作PPT、小视频。

无独有偶,前不久美的集团和名创优品的相关负责人也相继出台了内部沟通严禁使用PPT的规定,这些举措在当时一经推出,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强烈共鸣。

其实,PPT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当它被当作形式主义的工具时,就会产生诸多弊端。在当下的许多工作场合中,制作PPT、小视频已然成为了一种“仪式”。明明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事情,却非要制作成几十页的PPT或者精美的小视频。这些PPT和小视频看似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实际上却空洞无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风风火火地走过场,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表演性工作”不仅无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让人们陷入无尽的会议和汇报之中,难以专注于真正重要的工作。

形式主义的表现并不仅仅局限于PPT的使用。比如拍照留痕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方式,但实际上却十分荒唐。它反映出了一种“过程至上”的思维模式,即过度重视工作的形式和过程,而忽视了工作的本质和最终结果。

形式主义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在形式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常常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开会、发文、填表等事务上,而这些工作很多时候都是无效或者低效的。尽管制定了一大堆的计划规划,工作过程也看似轰轰烈烈,但最终的结果却往往不了了之,只是赚了个吆喝。这种务虚不务实的工作方式,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严重挫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口头能说清就不用PPT”这一提法之所以能够引发大家的共鸣,正是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当下形式主义这一痛点。有关方面应该以此为镜鉴,进一步加大反形式主义的工作力度,让工作重新回归到本质和实效上来,让干部职工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本文通过《实践》杂志观点及企业举措引出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分析了其在PPT制作、拍照留痕等方面的表现和危害,强调了反形式主义的重要性,呼吁相关方面采取行动,让工作回归本质与实效。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1238.html

(0)
星河星河
上一篇 2025-04-04
下一篇 2025-04-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