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花粉过敏来袭,你知道致敏“元凶”是谁吗?,解密春季花粉过敏:风媒花才是“罪魁祸首”

本文围绕春季花粉过敏展开,介绍了让人过敏的花粉来源、不同月份的致敏花粉种类,还给出了过敏患者应对花粉过敏的策略。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本是人们出门踏青游玩的好时候。然而,对于那些花粉过敏的人来说,却要面临一段不太好受的时光。每到春天,许多花粉过敏者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红痒等不适症状。那么,究竟是哪些“花”的花粉让人过敏呢?

在自然界中,植物传播花粉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风媒花粉传播和虫媒花粉传播。

像樱花、杏花这类虫媒花,它们需要依赖蜜蜂、蝴蝶等昆虫来完成传粉过程。这些花朵通常非常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能够吸引昆虫前来。而且,虫媒花的花粉颗粒较大,黏性也比较高,不过它们引发过敏的风险相对较低。

与之不同的是风媒花,它们主要依靠风力将细小的花粉撒向四面八方。风媒花粉的颗粒很小,轻得就像尘埃一样。为了成功授粉,风媒花会产生庞大数量的花粉,这些花粉甚至能随风飘几百公里。当它们钻进人体的呼吸道或者眼睛时,就成为了导致过敏的主要过敏原。

在不同的月份,致敏花粉的种类也有所差异。以北方地区为例,在3 - 5月,主要的致敏花粉来自树木(木本植物)。其中,3 - 4月的致敏花粉主要有圆柏花粉、榆树花粉、杨树花粉、柳树花粉;4 - 5月则主要是桦树花粉、梧桐花粉、白蜡花粉、松科花粉、银杏花粉。到了6 - 7月,牧草(禾本植物)的花粉成为主要致敏源,像梯牧草、百慕大草等。而在8 - 10月,杂草(草本植物)的花粉是主要问题,包括蒿草、葎草、豚草花粉等,这些杂草花粉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

对于过敏患者来说,还能不能接触观赏花呢?虽然观赏花本身不太容易导致过敏症状,但在赏花的时候,仍然需要小心同期传播的风媒花粉。这里有应对花粉过敏的四字诀——“躲、护、药、治”。

“躲”:要关注花粉浓度预报,尽量避开花粉浓度高的日子出门。特别是上午10点至下午5点这个花粉传播的高发时段,更要避免长时间停留在风媒花较多的区域。

“护”:做好防护措施很重要。可以在鼻腔涂抹花粉阻隔剂,外出时佩戴口罩、护目镜,穿上长袖衣物。回家后,要及时清洗鼻腔、面部,并更换衣物。

“药”:提前进行药物治疗。可以使用抗组胺药、鼻喷激素和抗过敏眼药水等药物。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以注射单抗进行治疗。建议提前就医,让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诊疗方案。

“治”:也就是对因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脱敏治疗,从根源上降低身体对花粉的敏感度。

本文详细介绍了春季花粉过敏的相关知识,包括致敏花粉的来源、不同月份的致敏花粉种类,以及过敏患者应对花粉过敏的“躲、护、药、治”四字诀。旨在帮助花粉过敏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春季花粉过敏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1947.html

(0)
星河星河
上一篇 2025-04-05
下一篇 2025-04-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