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传习人宋慕新的多部传统文化解读著作,着重介绍了其新作《老子新说》对《道德经》的解读方式、特点及价值,同时表达了老一辈学人希望年轻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愿。
在当下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重要。2019年,年轻的国学传习人宋慕新为当代禅宗高僧佛源老和尚撰写了一部人物传记——《云门佛源》。当这本书出版之际,我十分乐意地应邀为其题写了书名。此后,宋慕新又推出了《坛经道白》一书。在这本书里,他以契理契机的方式,对中国禅宗的第一经典《六祖坛经》进行了符合时代需求的解读,让古老的经典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今,令人欣喜的是,宋慕新又有一部传统经典解读的新作《老子新说》问世了。看到当今年轻人能够以如此热忱的态度,孜孜不倦、持续不断地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并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活学活用,将华夏人文经典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传播与弘扬,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我年轻时在北大的一项重要学术工作就是对王弼《老子注》做校释,现在看到社会上不断有像宋慕新这样的年轻一代学人,持续关注中华文化、传统哲学中的老子和道家思想,并深入地进行研习解读,尊道贵德的传统得以有后人传承,这同样让我倍感欣慰。
《老子新说》
宋慕新 著
团结出版社
回溯历史,春秋时期,老子西出函谷关,口述下了那流传千古的五千言,从而留下了《道德经》这部旷世经典。两千多年来,历代华夏文人学子对《道德经》的解读从未间断,犹如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也正是因为如此,博大精深的老子学说和道家思想得以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流淌,灌溉着华夏大地的每一寸土地,润泽着四方百姓,涵盖天地之间的一切。
宋慕新的这部《老子新说》,不仅是对老子思想的最新解说,更是他自己多年研究的心得体会结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诸多版本的仔细比对与精心优选,最终以王弼注《道德经》为底本,对全书内容进行了重新校订和释读。这部著作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够紧密结合现代生活语境和当代阅读习惯,运用当下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采用时人最容易接受的言说方式,对《道德经》这部高古深奥、号称“百经之王”的经典著作以及道家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精彩解读。让古老的经典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变得亲近可感。
在这部新著中,宋慕新展现出了重原典、重依据的严谨精神,这体现了一位学人对做学问基本原则与标准的坚守。他没有去谈玄论怪,也没有去迎合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种坚守传统读书人的底线与良知的做法,尤为难能可贵。《老子新说》全书约十三万字,文字数量适中,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压力。同时,他朴实无华的简约释读,也降低了大众学习《道德经》的门槛,给广大读者提供了方便,也增强了人们学习经典的信心。
我已年届九旬,在北京大学学习工作也将近七十年了。作为老一辈学人,如今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衷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真心热爱并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根源性经典的群体中来。让每个炎黄子孙都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华夏传统文化,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中华文化自信。因为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华夏文明才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介绍了国学传习人宋慕新的多部传统文化解读著作,重点阐述了其新作《老子新说》对《道德经》解读的特点和价值,展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同时表达了老一辈学人期望年轻人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心愿。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