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和社会公益委员会的单位代表们的会议,探讨了在数字时代,互联网如何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通过电商物流、非遗直播、数字祈福等多方面的创新举措,展现了传统节日在科技助力下的新活力。
在当今数字时代,我们不禁思考,传统节日怎样才能更具生机与活力呢?
近日,上海西岸智塔东塔5楼的传媒港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暖意融融。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和社会公益委员会的众多单位代表们相聚于此,他们围绕着“互联网如何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讨。
这场会议摒弃了枯燥的数据汇报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充满活力、生动鲜活的“春节成绩单”。在电商领域,拼多多首次免除西部物流中转费,这一举措意义非凡,使得牦牛肉和车厘子能够跨越千山万水,让更多人品尝到来自西部的美味。在视频平台方面,B站首次直播春晚,成功吸引了1亿年轻人通过弹幕参与其中,用独特的方式“承包”了浓浓的年味。而小红书则首次成为总台春晚独家笔记分享平台,它带着汉服文化走向世界,让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想证明,科技不是传统的对手,而是最好的搭档。”
随着讨论的深入,现场的热度持续攀升。代表们的话题从电商物流拓展到非遗直播,从数字祈福延伸到声音档案。而所有这些创新举措的内核,都指向了同一个答案,那就是传统节日蕴含着穿越千年的文化共鸣,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电商像条热闹的河,南来北往的年货都在里头漂。”会上,拼多多“春节不打烊”项目负责人形象地介绍道。如今,“年货西进,特产东出”已然成为年货消费的新趋势。“电商西进”推动着西部特产加速“东出”,为全国人民的年夜饭增添了一道别具特色的“硬菜”。比如北方的麻山药南下后销量翻倍,福建的冬笋七成卖到了黄河以北,中国人通过美食完成了一场最温暖的“南北对话”,也让传统节日的氛围更加浓厚。
今年,传统习俗的“超时空改造”也备受欢迎。赛博祈福、数字平安扣等创新形式,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元素。在B站,当UP主用掐丝珐琅、绒花等7种非遗技艺制作演出服时,屏幕上满是“经费在燃烧”的弹幕,同时还夹杂着许多科普弹幕,如“求课代表!这个工艺是不是明朝的?”一场晚会在年轻人的参与下,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非遗公开课”,让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在小红书的“全球共奏春节序曲”话题下,留学生们晒出的创意年味让人忍俊不禁。“原来英国留学生是这样包饺子的!”用巧克力酱写福字的瑞士姑娘,拿红袜子当红包的巴西小哥,还有认真研究“为什么春晚主持人要穿红色”的法国博主,都展现了春节在全球的影响力。小红书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春节变成一场没有时差的世界派对。”
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总结道:“当科技带着人的温度,传统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跳动在每座城市、每个屏幕后的鲜活心跳。那些藏在点击、弹幕和订单里的团圆渴望,永远是中国节最动人的底色。”
本文通过介绍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相关会议,展现了数字时代下互联网助力传统节日焕发新生的多种方式,包括电商物流促进年货流通、非遗直播传承文化、数字祈福增添节日氛围等。强调了科技与传统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促进,传统节日在科技的加持下,能够跨越时空,让全球华人感受到团圆的渴望和文化的共鸣。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