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座由废弃纺纱厂改造而成的微短剧影视基地的故事。介绍了基地改造的背景、过程及成果,还提及西安其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情况,展现了老厂房改造为城市文化产业带来的活力。
在春日的阳光里,当你驾车驶离西安主城区,不过短短十分钟的路程,一处充满惊喜的地方便会突然出现在村庄与田野的交界处。一座古色古香的城楼门洞静静伫立,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当你怀着好奇穿过这座门洞,刹那间,就如同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一条古风街市跃然眼前。街道两旁,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然而,当你轻轻推开街市两侧那些看似普通“店铺”的大门,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一间间风格迥异的空间展现在面前,有布置精致的办公室,仿佛能看到现代职场的忙碌与拼搏;有金碧辉煌的宫殿,让人仿若置身于古代的皇家盛景之中;还有设施齐全的医院,弥漫着一股救死扶伤的严肃氛围。而在一旁的空地上,那些闲置的老旧机器静静躺在那里,它们锈迹斑斑的身躯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一座废弃的纺纱厂,如今已成功变身为一座别具特色的影视基地。
故事要从2021年说起,当时在中国南方已经从事影视行业20余年的黄建艳来到了陕西西安。她一眼就相中了这座地处市郊的老厂房。黄建艳敏锐地察觉到,近年来,西安的微短剧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古装剧和年代剧更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可是,多数剧组在拍摄时面临着诸多难题,他们要么依赖室外拍摄,受到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要么只能临时搭建布景,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的剧组为了找到合适的拍摄场景,不惜远赴汉中等地取景。而室内拍摄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让黄建艳看到了商机。她决定利用老厂房的独特条件,打造一座以复古、怀旧风格布景为主的微短剧影视基地。
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10个月里,工人们日夜奋战,让这座废弃的厂房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改造初期,这座老厂房独特的环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不少剧组前来拍摄。黄建艳回忆道,在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还有了意外的惊喜。他们发现了大量充满年代感的家具陈设,这些物件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带着岁月的痕迹。如今,这些珍贵的物品都被收入了道具库,并且工作人员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不同剧组的布景中,不仅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反而为场景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
3月20日,走进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影视基地,只见里面搭建出了各式精美的布景。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这些布景上,仿佛为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杨英琦 摄)
事实上,这座老厂房并非是西安第一座“重获新生”的工业遗迹。在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都里,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就像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丝线,共同编织出了一幅独特而绚丽的城市画卷。
你看,那些曾经沉寂的工业遗迹,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文创产业园和创意社区,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和创新的气息;陈旧的工业建筑群与路边的梧桐树影相互交织,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也成为了许多影视作品的灵感源泉;老钢厂里那些废弃的零件,经过艺术家们的巧手,被赋予了全新的艺术生命,充满了当代创意元素;极富年代感的厂区,经过精心改造,成为了文化与商业的交汇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而城墙下的老菜场,更是融入了民宿、咖啡店与展览等元素,生动地展现着“市井西安”的独特魅力。
这些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有机更新,就像是一场城市的“焕肤手术”,在为城市注入新鲜文化氛围的同时,也为当地新业态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当你游走在这些新旧交融的空间中,既能感受到创意与变迁带来的新鲜感,也能体会到这座千年古都亘古不变的强大生命力。
“入行久了我逐渐意识到,历史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主题,人们总是对‘过去’充满兴趣。然而,这些与‘过去’有关的题材也需要不断加工和创作,用新意吸引观众。”在改造老厂房的过程中,黄建艳有了深刻的感悟。她发现,这和影视行业的规律十分相似——一座城市的魅力同样源于此。她所处的这座厂房和这座城市,都正以不同的姿态不断生长,在时光的长河中焕然一新。
本文介绍了西安一座由废弃纺纱厂改造而成的微短剧影视基地,阐述其改造背景是西安微短剧市场室内资源匮乏。改造过程中有意外收获,将老物件融入布景。同时还提及西安其他老工业基地改造情况,展现出老厂房改造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结合能带来新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