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巴西淡水河谷集团首席执行官毕闻达首次来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展开,详细介绍了淡水河谷与中国市场的深厚渊源,以及毕闻达此次访华期间的一系列合作举措和脱碳计划,展现了淡水河谷与中国企业在钢铁行业脱碳领域的积极合作。
记者 杜涛 对于毕闻达而言,2025年的这次中国之行意义非凡,这不仅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也是他首次参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他所领导的巴西淡水河谷集团(以下简称“淡水河谷”),早在1973年就已进军中国市场,至今在中国市场已经深耕了将近52年。
毕闻达身为淡水河谷的首席执行官,拥有着丰富的国际管理经验。他在巴西、美国和欧洲等多地工作超过20年,涉足金融、能源和采矿等多个行业,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3月21日,毕闻达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一直是淡水河谷极为重要的市场之一。公司生产的铁矿石超过50%都销往中国。基于此,淡水河谷预计中国未来仍将继续保持全球钢铁生产领导者的地位,这也意味着中国依旧会是公司最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与此同时,淡水河谷已经开始与中国客户展开密切合作,积极助力中国客户实现脱碳目标。
在此次访华期间,毕闻达见证了一个重要的时刻——淡水河谷与河钢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希望通过这份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在脱碳领域的合作,携手推动钢铁行业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此外,毕闻达还拜访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等多家中国企业。
毕闻达指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几个战略重点与淡水河谷高度相似。双方都期望提高供应链的效率,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合适的产品;并且双方都极为关注脱碳问题,积极帮助中国钢厂寻找有效的脱碳方法。
为了更好地展示淡水河谷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毕闻达介绍了两个具体案例。第一个案例是,淡水河谷在巴西已经成功实现了“范围二”的零排放。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淡水河谷与晶科能源共同建设的太阳能项目。所谓“范围二”,指的是公司通过购买能源间接产生的碳排放。
第二个案例是淡水河谷与比亚迪的合作。双方正在共同研究轻型汽车电气化的相关事宜。毕闻达透露,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双方将对在淡水河谷运营区安装必要的车辆充电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同时,淡水河谷还将在其运营区内对部分电动车型进行测试。
此外,毕闻达还提到,淡水河谷正在为客户研发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一种更加绿色环保的产品。客户可以在高炉或直接还原路线中使用压块,这一举措预计可减少10%的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如此,淡水河谷还积极与中国客户合作,大力推广“巨型枢纽(工业化综合运营区)”。在这些“巨型枢纽”中,淡水河谷能够利用电弧炉生产碳足迹较低的钢铁,从而显著减少碳排放。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巨型枢纽”最初主要依赖天然气进行生产,但部分中国客户已经开始逐步探索使用氢气来生产钢铁,以期最终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巴西淡水河谷集团首席执行官毕闻达首次来华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介绍了淡水河谷与中国市场的长期合作关系。访华期间,毕闻达见证了与河钢集团的合作签约,拜访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等企业,强调双方战略重点相似。同时,还列举了淡水河谷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多个举措,包括巴西的零排放项目、与比亚迪的合作以及为客户开发绿色产品和推广“巨型枢纽”等,体现了淡水河谷与中国企业在钢铁行业脱碳领域的积极合作和对绿色发展的共同追求。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