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园村到“花漾仁和”:花卉产业绘就共富画卷,杭州余杭仁和街道:繁花盛景下的乡村共富新征程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第二届江南繁花季·国风嘉年华的开幕盛事,同时聚焦该街道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详细介绍了花园村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整个仁和街道花卉产业的规模、特色和未来规划,展现了仁和街道通过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从花园村到“花漾仁和”:花卉产业绘就共富画卷,杭州余杭仁和街道:繁花盛景下的乡村共富新征程

当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百花如同被唤醒的精灵般竞相绽放。就在昨天,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的花园村“迎绿樱花园”内热闹非凡,以“奋进春好处,赏花到仁和”为主题的第二届江南繁花季·国风嘉年华盛大启幕。在这个阳光格外灿烂的周末,人们漫步在樱花树下,欣赏着绚烂的樱花美景;穿梭于热闹的市集之中,感受着浓厚的烟火气息;品味着独特的民俗文化,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与此同时,良渚文化大走廊全年的文旅活动也在当天重磅发布,众多精彩好戏即将轮番上演。

在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之外,一场关于高效生态农业的研讨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三农”领域人士的目光。据悉,此次活动由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余杭区农业农村局、余杭区林业水利局和仁和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活动现场,多位领导和专家齐聚一堂,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这一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回顾过去的20多年,仁和街道始终坚守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地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成功打造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共富路”。

从花园村到“花漾仁和”:花卉产业绘就共富画卷,杭州余杭仁和街道:繁花盛景下的乡村共富新征程

时光回溯到2003年,那时的花园村还叫夏家桥村。新村名的诞生,与这段春天里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夏家桥村在种植粮食的基础上,敏锐地察觉到花卉苗木市场的潜力,开始将目光投向樟树、月季等花卉苗木的种植。村里还成立了公司,承接相关工程,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后来,夏家桥村与周边的4个村进行合并,新的村子该取个什么名字呢?村干部和老百姓经过一番商量,一致决定将其命名为花园村。随着村域面积的扩大,花卉苗木产业如同插上了翅膀,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村里紧接着成立了新的合作社,探索出了“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产销模式。这种模式让村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走上了富裕之路。

在仁和街道党工委书记江新渊看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而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更是传承乡村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在整个仁和街道,一个更大的“花园”正在逐渐形成。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花园、普宁、葛墩等4个村携手合作,共同利用园地资源,打造了一条集研发、种植、销售、观光于一体的花卉苗木全产业链。目前,这条产业链已经吸引了60多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超过3亿元,村民的人均收入也达到了6.6万余元。

从花园村到“花漾仁和”:花卉产业绘就共富画卷,杭州余杭仁和街道:繁花盛景下的乡村共富新征程

作为最早涉足花卉苗木产业的花园村,在高效生态农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由于本土面积有限,花园村积极借助外拓基地,实现了内外产值相加超过1亿元的佳绩,并且不断推动产业升级。而与之相邻的普宁村,则围绕着一株有着604岁高龄的“牡丹王”做文章,大力发展牡丹特色产业。村里不仅开发出了众多与牡丹相关的产品,还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游客们反复打卡的热门景点。

纵观整个仁和街道的花卉产业,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集约化、规模化、效益高、生态好的综合效应日益凸显。其中,蝴蝶兰在全省的供应量中占据着突出的比重。以浙江启美生态农业科技园为例,该园区主要从事蝴蝶兰、杂交兰等高档兰花的栽培及品种选育,年销售额约为3000万元。另一家科技型企业爱苗农业,通过制定智能温室建设标准、花卉区块链溯源规范等现代化农业手段,构建了“种业芯片 - 智能生产 - 全球交易 - 产城融合”四位一体的产业矩阵,推动花卉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科技驱动的价值链高端迈进。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引领下,相关科研院所的成果得以在平台上汇聚,带动整个行业不断升级,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投身其中,催生了更多农业新质生产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仁和街道还将目光聚焦到后端营销市场,为花卉苗木这一共富产业筑牢更坚实的基础。位于葛墩村的杭州(国际)园艺中心,目前已经聚集了70多家园艺商户,年成交额超过1.5亿元。这里正加速成为一个集集聚化开发、基地化生产、市场化运营、公园化休闲、公司化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农业体。

数据显示,去年,仁和街道18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到了8232.51万元,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55:1。这些数字有力地证明了仁和街道在共富之路上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凝聚产业发展的合力,仁和街道成立了花卉产业链功能型党委,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村党组织,构建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江新渊表示,仁和街道将通过组织共建、人才共育、技术共享、难题共破等形式,打造一个产值超10亿元的花卉全产业链,让“花漾仁和”的品牌在长三角地区声名远扬,让“共富之花”在绿水青山间绚丽绽放。

本文围绕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的发展展开,以第二届江南繁花季·国风嘉年华开幕为切入点,介绍了当地高效生态农业的研讨活动。详细阐述了花园村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历程及街道花卉全产业链的形成,还提及了各企业推动产业升级的举措以及后端营销市场的建设。通过一系列数据展示了仁和街道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未来打造超10亿花卉全产业链的规划。总之,仁和街道以花卉产业为依托,正逐步实现乡村的繁荣与共富。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508.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3-23
下一篇 2025-03-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