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肩周炎的“三痛三僵”,你中了吗?

50岁后常见的肩部疼痛问题展开,详细介绍了肩周炎的症状表现、病因变化、病程阶段、治疗方式以及预防方法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肩周炎,做好预防和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朋友在步入50岁之后,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变化。其中,肩部的不适尤为常见。不少人会频繁感到肩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可不容小觑。往往伴随着抬肩困难的症状,想把胳膊抬起来都费劲,而且后背手的时候,手也背不过去,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限制着肢体的活动。更为严重的是,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这种疼痛依然如影随形,甚至会把人从睡梦中疼醒,严重影响到了生活质量。其实,出现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肩周炎。

警惕!肩周炎的“三痛三僵”,你中了吗?

肩周炎的典型表现可以用“三痛三僵”来概括。“三痛”方面:一是夜间痛,在睡觉时,肩膀就好像被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那种疼痛让人难以忍受,常常会疼醒;二是抬手痛,当我们进行梳头、晾衣服这类日常抬手动作时,肩膀会传来刺痛感;三是侧卧痛,当压迫到患侧肩膀时,疼痛会明显加剧。“三僵”方面:一是穿衣僵,连套头衫这种普通的衣物都难以穿上;二是梳头僵,手根本摸不到后脑勺;三是后背僵,系内衣扣、掏裤兜这些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困难重重。

在过去,由于对肩膀周围的疾病认识不够深入,医生们把肩膀出现的一大类问题都统称为肩周炎。然而,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生们对肩关节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他们发现,在被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中,有一部分实际上是肩袖损伤,而另一部分可能只是单纯的粘连或者其他一些问题。而且在同一个“肩周炎”病名下面,却出现了相互矛盾的治疗方式。所以,再统一用肩周炎来冠名就不太合适了。

如今,对于专业的关节外科或者运动医学科医生来说,肩周炎实际上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它包含了肩袖损伤、肩关节粘连、钙化性肩袖肌腱炎、肩峰撞击症等多种疾病。通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可以明确患者具体患的是哪一种疾病,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有部分患者的肩周炎确实会自愈,但这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其病程通常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疼痛期,这个阶段会持续6 - 9个月,患者疼痛剧烈,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肩部的活动会逐渐受限;第二个阶段是冻结期,会持续4 - 12个月,此时疼痛会有所减轻,但关节就像被“冻住”一样,变得非常僵硬;第三个阶段是解冻期,持续时间在6个月 - 2年,肩部的活动范围会缓慢恢复,不过可能会遗留20% - 30%的功能损失。

如果不进行干预,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甚至可能引发颈椎代偿性疼痛。所以,建议患者在确诊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比如钟摆运动等。整体来看,如果没有明显的肩袖撕裂等需要手术的问题,80 - 90%的肩周炎患者还是可以慢慢自愈的,只是这个周期比较漫长,病人需要承受一定的痛苦。

警惕!肩周炎的“三痛三僵”,你中了吗?

微创手术主要适用于肩袖有明显撕裂的患者,或者少数肩关节粘连非常严重,靠手法松解无法达到康复目的的患者。近20年内发展起来的肩关节镜技术就非常不错,它可以非常微创地在肩关节周围打三到四个小孔就完成手术。无论是打磨尖峰的骨刺,还是把撕裂的肩袖修补起来,抑或是把粘连严重的关节囊松解开,都可以在全镜下解决。这种手术方式让患者的创伤小,恢复相对快一些,术后切口美观度也优于传统手术。

不过,即使是关节镜手术,也是有适应证的,一般在以下情况才会考虑:一是保守治疗3 - 6个月无效,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二是肩袖有明显的撕裂甚至全层撕裂。

预防肩周炎的关键是“动静结合”。在“动”的方面:伏案工作每1小时可以做“肩部放松操”,比如耸肩、绕肩等动作;有肩关节问题的人群应该减少不必要的过多的过肩运动。在“静”的方面:要避免单肩背包,改用双肩包或手提包;睡眠时在不太舒服的肩下垫薄枕,避免压迫;在空调房内穿护肩,防止冷风直吹。另外,糖尿病患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好好控制血糖和纠正甲减。

本文全面介绍了肩周炎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指出肩周炎在50岁后较为常见,其表现可用“三痛三僵”概括,病因认知随着医学发展有所变化。病程分为疼痛期、冻结期和解冻期,部分患者可自愈但周期长且有风险。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和微创手术,手术有适应证。预防强调“动静结合”,高危人群需特殊注意。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做好肩周炎的防治。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509.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3-23
下一篇 2025-03-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