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美股市场的剧烈波动,通过讲述00后小羊、资深股民Lana、金融从业者安达和小七等不同投资者在美股投资中的经历和决策,展现了美股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在市场变化下的不同心态和选择。同时,也提及了部分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A股市场。
“唉,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呢?要是再多拿几天,说不定就回本了。”小羊满脸懊悔,眼睛死死地盯着已清仓证券页面上那格外刺眼的「 -2000 」总盈亏额,恨不得能穿越回当时,阻止自己做出割肉的决定。
作为一名还在校的00后,小羊自打记事起,所接触到的舆论导向几乎都是:“大A天天保卫3000点,进去就被套;而美股一路向上,闭着眼睛买都能赚钱。”怀揣着这样的认知,小羊在2月份一头扎进了美股市场。可万万没想到,刚入市就遭遇了美股大跌的行情。眼看着越抄底亏损越严重,账户里的损失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不断扩大,小羊的心态彻底崩了,慌慌张张地就割肉跑路了。
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从上周底到这周,美股三大指数竟然波动上行,技术面也呈现出企稳的信号,这波下跌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假摔”。市场的风向一下子就变了,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集体摇旗呐喊,高呼“美股见底”。国内的美股拥趸、知名投资大佬但斌,盯着K线图乐观地表示:“美股的季线图很少有两个季度连跌的情况,如果出现了,那可就是千载难逢的买入机会。”
在这热烈的市场氛围和众人的唱多声中,小羊又心动了,再次进场补仓,满心期待着能跟着市场一起起飞。但当我们与几位资深美股股民以及金融从业者交流后发现,并非所有人都看好美股。不少人正在割肉纳斯达克,转而买入大A。
再把目光转向Lana。凌晨一点,她缩在被窝里,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浏览着短视频里的评论,每看到一条骂特朗普的留言,就毫不犹豫地点个赞。“「关税侠称号太给他脸了,建议叫他‘川普税棍’」,说得太对了!”“「懂王下台,还美股一片清净」,太有同感了!”Lana心里暗自想着。
Lana的怨气可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自从特朗普上台后,她感觉自己的投资运就像坐了过山车一样,一路向下。特朗普加征关税的举措,引发了美股令人震惊的跌幅。好不容易大盘有了企稳的迹象,他又跳出来“乱说”,导致股价再次下挫,这样的情况循环往复,没完没了。这让一直遵循「有企稳迹象就加仓」原则的Lana,陷入了“加完跌,又加又跌”的怪圈。她眼睁睁地看着账户里的资金,从最初的盈余60%,一路缩水到亏损30%。
“如果没有特朗普的那些昏招,我的操作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Lana坚定地说道。各类机构的分析报告也都表明,美股上涨主要是靠盈利驱动。从2009年的低点到今年年初的高点,标普500指数累计涨了822%,道琼斯指数累计涨了587%,纳斯达克指数更是涨了1509%,中间除了疫情期间,几乎没有出现过重大调整。而支撑起这场美股盛宴的,正是谷歌、苹果、亚马逊、英伟达等互联网以及科技巨头们耀眼的业绩增长。也正因为如此,美股一直被视为全球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资本市场。
Lana就是冲着美股的高回报率来的。去年年中,她还是投资小白,从零开始入手了几支蓝筹股。没想到运气还不错,两个月就斩获了20%的收益。在后续的操作中,虽然也难免碰到股价波动的情况,但往往很快就反弹了。“比如某锂电池股,中间盘整过两次,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他们的基本面没啥问题,就果断补仓,坚定地拿着。最后,它的股价翻了一倍多呢!”Lana兴奋地回忆道。实践的成功让她对美股的稳定性深信不疑。
有着近十年投行工作经验的安达,也认为美股不仅稳定,还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他回顾了美股1961年以来的60多年历史,发现美股的牛市比熊市要长得多。牛市平均持续63个月,平均涨幅达到182%;而熊市平均持续时长只有14个月,平均跌幅也只有36%。
基于这样的分析,在美股这轮下跌中,当身边的人都急于割肉跑路时,安达却显得格外淡定。他陆续用手里的现金买入了微软、苹果等科技股,将仓位从四分之一仓调到了半仓。“等这波喧嚣落幕、‘阵痛’过去,一切都会见分晓的。”安达信心满满地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股的走势并没有如安达预期的那样好转,反而一直在下挫。他交易界面的浮动盈亏率也随之由红变绿,并且逐渐从 -5% 跳到了 -23%。同样有金融圈背景的小七,也感觉自己的操作策略失灵了。“去年美股涨了差不多30%,已经来到了历史性高位。我觉得接下来获利资金肯定会退出,所以年初我就调低了仓位来避险。”但即便如此,她的亏损还是拉大到了20%。这次的美股崩盘不仅来得更猛烈,而且似乎还看不到底。
“标普500跌破200日均线了。”一大早醒来,Lana看到投资群里的这条消息,顿时两眼一黑。这一指标,被华尔街视为市场健康状况的“生死线”,一旦失守,就要小心熊市的出现。进入3月以来,Lana无数次祈祷美国股市能“争气些”,可结果还是随着狂泄的指数滑入了危险区域。
“只要美国经济根基不垮,未来世界格局更可能是‘东升西强’。”小七一直密切关注着美股动态,她打算如果美股跌至心理价位,就加大对纳斯达克指数的定投力度。而安达则显得更加坚决,他直言:“我死也要死在美股。”
时间回到2023年伊始,安达盯着手里的英伟达股票,纠结了一整宿。在大A市场,他买过的“白酒科技”们曾经让他牢牢深套。此刻,看着坐火箭飙升的“AI算力龙头”英伟达,历史重演的危机感油然而生。思考良久,他最终选择了“保守操作”,按下了卖出键。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此后英伟达的股价又涨了2.5倍。“在A股你就不可能见到这么牛的股。”安达说起这件事,语气中仍充满着遗憾,他觉得自己的恐高心理让自己在面对美股市场时,格局不够大。
尽管这次美股出现了“股灾式下跌”,安达仍然选择坚守。“核心的科技股我拿着不动,跌了就先扛着,反正美股不套人。”而市场的发展似乎也如他所料,3月19日美联储议息会议里,鲍威尔多次暗示“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让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充满了期待,美股三大指数因此全线收涨,隐隐透露着“筑底”的迹象。如开头所说,抄底美股再次成为了热议话题。
但Lana却没有被这股热潮所影响。经历了数周过山车式的波动后,她对美股的心态变得谨慎起来。“段永平空仓美股”“上一次巴菲特股票配置比例这么低,是2008年次贷危机,再上一次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在被美股按在地上摩擦的这段时间里,群里不断传来各种坏消息。那些投资大佬们更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美股的不看好,他们直接在群里甩出一笔笔买入的put(看跌期权,用来对冲股票波动的金融工具)。
看着这些风向标们如此统一的指向,Lana也能理解。“就算跌完一轮,美股也还是太贵了。”在过去10年的牛市里,美股巨头们的股价狂飙,增长四五倍都算平常,十倍、百倍地暴涨也不少见,大量的财富在这一过程中被“创造”了出来。然而,许多公司的利润,实际远远低于股价增速。企业如此,国家也一样,规模庞大的国债始终是悬在美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提醒着众人美国经济有被刺破的风险。
想清楚这些后,Lana连忙开了美股融资账户,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她也打算启用闲置已久的大A账户。她的逻辑很简单,即使是在近期上涨之后,中国的科技股相对于全球同行仍然很“便宜”。晓武也认同这一点,他将未来一年的投资重心放在了A股。“战报会作假,但战线不会。”他观察到,尽管市场上关于大A热衷炒作等问题的诟病层出不穷,但资金流向却很诚实,短期内市场潮流正在向A股汇聚。
“在什么周期里,你就投什么样的资产。”晓武坚信,顺应潮流就是在做正确的投资决策。虽然眼下A股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但这一轮有情绪酝酿、资金托举、政策支持,同时经济也在慢慢走入修复周期,未来牛市仍可期待。目前,晓武在A股的仓位是美股的7倍,接下来他还会视情况继续加大对大A的投入。当然,他也坦言,不排除这次有人真能抄到美股的底,但自己“愿赌服输”。
本文通过多位投资者在美股市场的不同经历,展现了美股市场的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投资者们在市场波动中做出了不同的决策,有人坚守美股,有人转向A股。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期存在差异,也提醒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同时保持理性和谨慎。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