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天镇:生态治理让赤麻鸭成为生态“代言人”,山西大同天镇:赤麻鸭从“稀客”到“常客”,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春分时节,山西大同天镇南洋河湿地迎来了赤麻鸭这群特殊“客人”。随着当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候鸟数量增多,赤麻鸭从“稀客”变为“常客”。文中介绍了赤麻鸭的活动习性,以及南洋河湿地为其提供的重要作用,同时阐述了天镇在南洋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在春分这个充满生机的时节,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山西大同天镇南洋河湿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赤麻鸭。你瞧,那平静的洋河水域,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舞台,正等待着这群精灵的精彩表演。

大同天镇:生态治理让赤麻鸭成为生态“代言人”,山西大同天镇:赤麻鸭从“稀客”到“常客”,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洋河水域上时,平静的水面瞬间泛起了层层金色的涟漪,像是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轻轻勾勒上了绚丽的色彩。此时,休息了一夜的赤麻鸭群如同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沿着河道向上游飞去,开始了它们一天的觅食与活动。它们在空中时而排成整齐的队列,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在天空中舞动;时而又变换队形,自由自在地翱翔,那壮观的场面,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赤麻鸭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迁徙性鸟类。每年春季,当北方繁殖地的冰雪刚刚开始融化时,它们就会从南方的越冬地启程,一路向北飞行。而南洋河湿地,就成为了它们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在这里,它们可以补充飞行所需的能量,短暂地休憩,为接下来的旅程养精蓄锐。

大同天镇:生态治理让赤麻鸭成为生态“代言人”,山西大同天镇:赤麻鸭从“稀客”到“常客”,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天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南洋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建设了22公里的防洪堤,种植了700余亩的生态林,打造了1.4万亩的绿化湿地以及蓄水坝等一系列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让南洋河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与此同时,当地4.9公里的生态修复工程以及3座蓄水液压升降坝(总蓄水量达200万立方米)的建成,更是实现了“河库互补、水系连通”的生态格局。如今,沿着南洋河的5个乡镇的61公里流域,逐步呈现出“水网相通、山水相融”的生态美景,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大同天镇:生态治理让赤麻鸭成为生态“代言人”,山西大同天镇:赤麻鸭从“稀客”到“常客”,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正是因为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当地候鸟的数量从过去的几十只增加到了上千只,曾经的“稀客”赤麻鸭如今也变成了“常客”,成为了天镇生态治理的一张“活名片”。现在,南洋河生态治理二期工程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这将进一步提升南洋河的生态基流水质和流域地下水,改善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水质提升了,水草变得更加繁茂,鱼虾资源也更加丰富,这些都为赤麻鸭等候鸟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和栖息环境。而且,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让鸟儿们受益,也助力了天镇的发展,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文章围绕春分时节赤麻鸭来到山西大同天镇南洋河湿地展开,介绍了赤麻鸭的活动及习性,阐述了天镇在南洋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举措和成效,强调了生态改善对候鸟和当地发展的积极影响,展现了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860.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3-25
下一篇 2025-03-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