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一家县人民医院招聘临时安保人员的信息展开,该招聘要求 35 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基本工资 1750 元,引发网友质疑。文章分析了招聘要求的合理性,探讨可能存在的“萝卜坑”情况,指出劳动力市场过度抬高门槛可能伤害社会公正,最后提出要合理制定招聘要求和薪资待遇,守住尊重劳动者体面的底线。
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中,合理制定招聘要求和薪资待遇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关乎企业的用人需求,更要守住尊重劳动者体面的底线。
近日,一则招聘信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家县人民医院发布的临时安保人员招聘信息显示,要求应聘者年龄在 35 岁以下,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而基本工资却仅为 1750 元。此消息一出,立即在网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网友质疑道:“当保安也这么卷了吗?这条件可不算低。”
据上游新闻报道,涉事医院对此做出了回应。医院表示,学历并没有要求必须是全日制的,并且强调这只是一个临时岗位。医院方面称:“如果要求放得太宽,竞争压力也大,到时候筛选的话压力也大。”
当“35 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基本工资 1750 元”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时,受到网友质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从操作层面来看,设置一定的门槛,只要最终能够招到合适的人,似乎也无可厚非,还能省去反复比对筛选候选人的麻烦。然而,实际上这种操作却引来了一些新的“麻烦”,引发了诸多质疑和焦虑,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临时安保人员的招聘要求是否合理。从劳动法的角度来讲,年龄限制是有违平等就业原则的。从普通大众的观感来看,35 岁以下正是职场的黄金年龄,这个阶段的个体有着强烈的挣钱欲望和能力。而要求大专学历,却只提供 1750 元的工资,这样的待遇对目标人群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呢?即便有人入职,若到岗后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期不符,很快离职,这对于医院来说也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
其次,部分网友质疑这可能是“萝卜坑”。所谓“萝卜坑”,就是设置一个不太靠谱的条件,把大部分求职者刷掉,以便于招进“内定”的人选,等入职之后,再调整工资和工作等。当然,这目前只是部分网友的猜测。鉴于此事已经引发了广泛关注,相关监管部门有必要跟踪后续的招聘进展,并针对性地回应公众的疑惑。
劳动力市场确实存在着其基本规律,当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时候,用人单位往往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比如部分单位会抬出严格的学历或者年龄门槛。但如果这种行为过度了,对劳动者福利造成过度挤压,就很可能会伤害到社会公正。
网友们关注到这样一条招聘信息并提出质疑,本质上是因为它呈现出了一种人力资源错配的观感。尤其是有人对这份工作月薪的看法,虽然该工资符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却也切中了社会痛点,侧面表达了公众的期待。那么,如何缓解大众的焦虑?如何避免人力资源错配呢?近日公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第一项就是“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只有让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让更多的单位和企业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合理制定招聘要求和薪资待遇,才能守住尊重劳动者体面的底线。
本文通过县人民医院招聘临时安保人员这一事件,揭示了招聘要求与薪资待遇不合理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网友质疑、人力资源错配等。强调了劳动力市场应遵循公正原则,避免过度挤压劳动者福利。同时指出通过促进居民增收,让企业合理制定招聘要求和薪资,才能真正尊重劳动者的体面。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