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舒福德智能床展开,介绍了当下睡眠健康问题的现状,如众多睡眠疾病确诊率低且易被忽视,同时阐述了舒福德智能床的研发投入、技术特点、服务体系以及未来规划等,展现了其在智能床行业从功能战转向服务战中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深度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设备都被赋予了智能属性。扫地机器人仿佛拥有了记忆,能够清晰记住户型,高效完成清扫任务;洗碗机宛如一个细心的清洁专家,可以精准检测油污残留,将餐具清洗得干干净净;智能手表更是成为了我们的健康小卫士,能够实时监测心率,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然而,有一个我们每天都会在上面躺上大约八小时的重要空间——床,却一直长期缺席于智能健康的大潮之中。
根据舒福德与中国睡眠研究会以及六大三甲医院联合发布的《2025睡眠白皮书》显示,在中国,约有2.1亿人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但令人担忧的是,其确诊率却不足1%。更为隐蔽的是,许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可能存在问题。比如,打鼾常常被人们简单地视为是身体疲惫的表现;夜尿频繁往往被误解为是泌尿系统出现了异常;而早醒、心悸等症状更是常常被归咎于焦虑情绪。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这就意味着,相关产品不再仅仅是普通的消费品,更有可能成为慢病管理链条上至关重要的前置入口。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在AWE展会现场,一张来自舒福德的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成为了焦点。这张床并没有像其他智能产品那样主打智能联动,也不强调语音操控等花哨的功能,但它却有着强大的实力,能够精准识别睡眠呼吸暂停、心律失常、慢性疲劳等隐形风险。
舒福德COO黄景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舒福德来说,任何科技,包括AI都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满意度。”在多数消费者正经历一场睡眠健康攻坚战的当下,舒福德选择从一张床切入这个市场。
研发投入占营收10%
随着主动健康逐渐成为智能家居发展的下一个关键方向,原本被视为传统耐用品的床,也正在经历一场功能重构。特别是在慢病高发的大背景下,睡眠已经成为公共健康体系中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最值得进行干预的环节之一。OSA并非孤立的病症,它与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等多种慢性病都高度相关。然而,由于认知难、筛查难、治疗门槛高,它长期被人们所忽略。黄景将其总结为“三难”:认知难、诊断难、干预难。
黄景说:“我们希望通过床这个接触时间最长的设备,让问题在睡眠中被发现、被服务。”从推出第一代产品到2025年发布“AI小舒”,舒福德的底层逻辑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不是盲目追求技术热点,而是切实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
黄景介绍称:“我们的所有数据对标的是睡眠多导仪。”舒福德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到了营收的10%,拥有超过10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高达236项,占据全世界95%以上的智能床专利。据悉,AI小舒在呼吸暂停早筛的准确率达98.41%,减鼾干预成功率超过70%。这一系统强调“用户无感”,可实现非侵入、低门槛的筛查路径,成为中国本土厂商与海外智能床之间的关键技术分野。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床的角色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它从过去被动承载身体的简单家具,逐渐转型为早筛预警系统;从家庭舒适的象征,进化为主动健康管理工具。这正是智能床行业从功能战转向服务战的重要分水岭。
在海外市场,智能床早已有了一定的布局。日本的智能床更强调护理辅助功能,美国则主打穿戴设备与APP联动的辅助性管理。而中国厂商近年来正在探索一条不同的路径,那就是非穿戴、无感识别、主动干预。黄景表示:“穿戴设备依赖用户配合,而床,是一个天然的信息入口。”AI小舒以呼吸信号和体动模式为核心指标,精准度不输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却做到了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监测。
智能床行业正在经历从喧嚣到筛选的阶段。2021年前后,多个家电与家具品牌曾尝试跨界布局智能床领域,但多数只是停留在“自动升降+语音交互”的表层智能。随着智能硬件融资退潮,行业从一度的“功能堆叠热”转向更注重底层逻辑和系统能力的深水区。
落地超百个城市体验中心
真正愿意做工程系统的玩家,变得越来越稀少。一位关注睡眠赛道的投资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舒福德做的这套体系,不仅是传感器和AI,而是包括服务能力、医院接口、用户教育的全链条。这类项目虽然不轻不快,却更可能沉淀出深护城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舒福德至今仍坚持全栈自研的策略,包括成立内部算法团队、自建管家体系、联合三甲医院临床数据共训模型。但是,在成本高企的背景下,这显然不是一条轻松讨巧的路。不过,在从设备智能到服务智能的行业转型中,它可能是一条通往护城河的必经之路。
在舒福德的定义中,智能床不是终点,而是整个睡眠健康服务闭环的起点。用户购买的,也不只是一个功能叠加的设备,而是一整套人本服务系统。这一系统包括30天五阶段AI适配机制、当日筛查报告推送、AI睡眠解读、1对1管家回访、睡眠改善计划推荐等内容。配套的管家团队可提供CBTI(认知行为干预)、情绪陪伴内容与设备调节建议,覆盖从监测到干预的全过程。
黄景强调:“智能不等于自动,而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他还表示,最怕的不是被模仿,而是“做得还不够好、不值得被模仿”。
2025年,舒福德计划在全国落地超百个城市体验中心,与超过30个城市康养机构合作,试点进入基层社区卫生体系。黄景指出,大多数人对血压、血糖异常都高度敏感,但睡眠却被长期轻视。比如全球每天有几千人因为睡眠呼吸暂停死亡,在中国的诊断率却不到1%。很多疾病的早期信号,其实在夜里就已显现。“而我们想做的,是在你睡着的时候,帮你看见这些问题,干预这些问题。”
在不打扰、不唤醒的状态下守护每一个夜晚,这正是舒福德做智能床的起点,也是他们要坚持走下去的路径。
舒福德智能床在睡眠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实践。当前睡眠健康问题普遍但易被忽视,舒福德智能床凭借高研发投入、先进技术,实现了对睡眠隐形风险的精准识别。其探索的非穿戴、无感识别、主动干预路径与海外不同。同时,舒福德构建了全链条服务体系,以智能床为起点打造睡眠健康服务闭环。未来,它计划拓展线下体验和合作,旨在在睡梦中守护人们的健康,推动智能床行业从功能向服务转变。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795.html